一、今日处暑
1、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
2、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喝白开水,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利湿功效的食物,如山药、冬瓜、黄瓜、空心菜、藕、鲜莲子等。
3、处暑时节不宜食苦。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所以秋燥会较为严重。我们人体的肺部是最怕燥气的,而肺与肾、胃密切相关,所以肺燥会常常和肺胃津亏同时出现。在五味中,苦味属燥,而苦燥对津液元气的伤害非常大。所以,在处暑就要少食用苦瓜、杏等苦燥的食物。如若出现了肺燥津亏的症状,就一定及时冲泡甘草、桔梗、麦冬等引用,或是吃些百合、萝卜、秋梨等养阴生津的食物。
4、一般情况下秋老虎的到来,都是在晚立秋的年份最为多见,立秋分为六月立秋和七月立秋,七月立秋则是被成为晚立秋,晚立秋的高温酷暑会延续很久,所以秋老虎的几率出现也比较大,按照今年的天气走势,虽然白天依然炎热无比,但感觉到暑气明显消散了许多,尤其是处暑之后的天气走向,才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处暑之后降雨不断,秋老虎是很难出现的。降雨带来的是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5、处暑时节,炎阳不再炙烤,蝉儿不再鸣叫,盛夏渐行渐远,秋意愈来愈浓。妩媚的秋色在天地万物间如水墨画般一点一滴地铺陈弥漫开来,秋日的大美景色正在大地上悄然出现。
6、再加上此时人体肺气旺盛,想要去秋燥就必须润肺养阴,饮食上便要多吃清热安神,润肺的食物。
7、撇去浮沫,放入晾干的禽畜肉,一层层码在缸内,倒入盐卤,再压上大石头,十日后取出,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邱炳军:《中国人的二十四节气》)。
8、俗话说:“春捂秋冻”,处暑过后,秋天的迹象更加明显,虽然不必着急添加衣服,但也不能让身体着凉。着装以感到凉爽,不觉寒冷为准。
9、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10、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
11、放河灯:悼念逝者,祈保平安
12、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市区街头专门有卖酸梅汤的茶摊,故有“处暑酸梅汤,火气全退光”的谚语。制作酸梅汤很简单,在夜间用开水冲泡晒干的梅子,再加冰糖。煮好放凉后,装进木制有盖的冰桶中,使其温度降低。喝起来酸中带甜,甜中微咸,口感甚佳。
13、“秋窗闻雁早,梧叶随风轻”
14、充电宝不合规被拦,郑州机场一旅客把它砸在地上,结果出事了…
15、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16、用左手触碰右脚,交替30下
17、立夏,旧时乡间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后演变改为倭豆肉煮糯米饭,菜有苋菜黄鱼羹,称吃“立夏饭”。用红茶或胡桃壳煮蛋,称“立夏蛋”,相互馈送。
18、献上自己酝酿一生的舞蹈
19、10:今天是母亲节,放下手中工作吧,放缓远游的步子吧,放弃泡吧的念头吧,放飞思念的长线吧,陪着母亲聊天说趣事,喝茶话桑麻!
20、大雪,茶花,花期极长,花也好看,朵朵秀丽,能芬芳家室。
二、今日处暑的朋友圈经典说说
1、立冬,闽中俗称“交冬”,意为秋冬之交,立冬“补冬”。在福建的潮汕地区,立冬要吃甘蔗、炒香饭。在汕头,人们立冬吃用莲子、香菇、板栗、虾仁、红萝卜等做成的香饭,这些都是温热的食物。在北方,立冬的规矩是吃饺子,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
2、处暑时节,飒爽的秋色铺陈开来
3、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
4、至于北方民族,这个时候已相当寒冷,像是在包头地区有句俗谚说“小雪杀猪,大雪宰羊”,大雪季节到,就是杀猪准备年货的时刻。这个时候,无论谁家宰杀牲畜,亲朋好友都会来帮忙,东家准备食物、小酒、小菜宴请,因此小雪、大雪季节都是家族亲友们叙旧联络感情的时刻。
5、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处暑节气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天文专家称,处暑当天,太阳直射点已经由“夏至”那天的北纬23°26′,向南移动到北纬11°28′。北京城区,白昼长度已经由夏至的15小时缩短到13小时25分钟,正午太阳高度也由夏至的73°32′降低至61°34′,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太阳开始偏南了。随着太阳高度的继续降低,所带来的热力也随之减弱。
6、此时太阳正运行到了狮子座的轩辕十四星近旁。夜晚观北斗七星,弯弯的斗柄还是指向"申"(西南方向)。处暑的"处"是指"终止",处暑的意义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所以有俗语说:争秋夺暑,是指立秋和处暑之间的时间,虽然秋季在意义上已经来临,但夏天的暑气仍然未减。尽管早晚已有些浓重的凉意,北京地区白昼的时间也减少到了13小时25分钟。
7、飞过袅袅炊烟,转眼又是南归
8、《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9、处暑”期间,气侯逐渐干燥,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少摄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以加强肝脏功能。同时像西瓜这类大寒的瓜果,则要少吃和不吃了,就多吃一些苹果、梨、葡萄之类滋阴的水果。处暑节气宜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适当的煮些绿豆汤也是不错的选择。
10、今日处暑的意味着什么气?意味着什么样的气候变化附属以后庄家就是长熟了都成熟了,就不再长了,天气一天比一天凉了,下一场雨就凉了一场游戏,立秋以后,天气就早晚就凉啦,早晚凉了。我省点。
11、新鲜的莲藕,鸭子、黑木耳,放入盐等调味料,一起炖3个小时左右,鸭肉不温不热,莲藕性凉,可清热祛火。
12、古代分立秋为三候:“初侯凉风至”,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小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二侯白露降”,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的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了一颗颗晶莹的露珠。“三侯寒蝉鸣”,这时候的蝉,食物充足,温度适宜,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着,好像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过去了。一候为5天,立秋15天,逐渐变凉。变凉是气候趋势,根据立秋三候的描述,或许处在气候偏冷周期时,就有这种情况。
13、也有用盐与梅子一同煮或用盐与晒干的青梅混拌均匀使梅汁浸出,比较考究的还要在里面加人紫苏。我国北方产的乌梅很有名气,将其与甘草、山楂、冰糖一同煮,便制成了消夏佳品——酸梅汤。
14、早上起床可以喝一杯温水,补充水分,促进肠道蠕动,但是千万不可喝冷水,脾胃忌寒,容易引发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
15、《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
16、天气闷热,“秋老虎”蠢蠢欲动
17、小寒,每逢小寒节气,饮食上“小寒”节气中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小寒之后腊八节也是同样要吃腊八粥,之后便年味渐浓。
18、老年人也极容易患上“老寒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毛病,慢性支气管炎也容易复发或加重。这时应该多吃些梨,苹果,白果,洋葱,芥菜(雪里蕻)。栗子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的功效,是这时的进补佳品。
19、——(唐)权德舆《新秋月夜寄故人》节选
20、这标志炎热暑天即将结束
三、今日处暑时间
1、爬山、散步、太极拳等运动
2、夏去秋来,素有吃鸭肉的习俗,鸭子味甘性寒,是处暑时节最适合的润燥食物。
3、而处暑时节如果遇到下雨,这就意味着今年秋天雨水会较多,秋季收获的玉米,花生,棉花等果实很难晒干,储存困难,也就是"万人愁"。
4、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每年8月23日或24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50度时为处暑。处暑之后,暑气虽然逐渐消退,但是,还会有热天气。所以有“秋老虎,毒如虎”的说法。之后,气温将逐渐下降。
5、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祭祖、迎秋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
6、此习俗自唐代以来已盛行。每当处暑期间,家家户户有煎凉茶的习惯,先去药店配制药方,然后在家煎茶备饮,意谓入秋要吃点“苦”,在清热、去火、消食、除肺热等方面颇有好处。
7、开始一年中最好的时节。
8、秋天的雨,嘀哩耷拉的下个不停,也被俗称:秋耷拉,在庄稼生长的关键期间,也就是在处暑的前后一段时间,所以说这个时间节点还是不要有连续的降雨为佳,像今年这段时间天公作美,隔三岔五的就会在晚上下起来透雨,而白天却又会晴空万里,这样的天气才是最为适宜庄稼的生长,当然这样的天气并不会在全国都出现,所以说很多种植的谚语都是带有极强的地域性,和种植的庄稼的不同,对于环境、天气、降雨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9、第多吃绿叶蔬菜,清利长夏稽留的暑气。
10、沙参百合老鸭汤材料:北沙参、百合、麦冬各30克,老鸭肉500克,陈皮5克,生姜两片。制法:以上食材洗净后一同入煲,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转成小火煲一个半小时,加盐调味即可。功效:益胃生津、滋阴润燥。适合皮肤及口鼻黏膜干燥、大便干结之人。川贝银耳鹧鸪汤材料:鹧鸪300克、川贝、南杏各15克,银耳30克,蜜枣两枚。制法:鹧鸪宰杀后洗净切块,其余食材洗净后一同放入煲中,加水适量,煲一个半小时,加盐调味即可。功效:滋阴润燥、化痰止咳,适合阴虚肺燥或温燥伤肺、咳嗽有痰之人。白果腐竹糖水材料:白果75克,腐竹40克,鸡蛋两个,冰糖适量。
11、北方有谷雨节气吃香椿的习俗。谷雨前后香椿树萌发嫩芽,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香椿的食用历史已逾千年,汉代即已遍布大江南北,从达官贵人到民夫走卒均可享用。
12、表现的则是“暑去秋乍来”之怀
13、秋分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而“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在秋分时节,我国很多地区都要举行“竖蛋”的民俗活动。
14、大寒民间有不同的饮食习俗,如老北京大寒吃“消寒糕”,广东人吃糯米饭,南京人喝鸡汤,安徽人炸春卷等。大寒时节,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其间还有一个对于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腊即阴历十二月初八。
15、从二十四节气的字面含义来看:
16、可达到清肺泄热、去火气的功效。
17、处暑时节滋阴降燥,不仅要吃新鲜的水果蔬菜以及肉来,还要多喝一些温润的饮品,有助于保留身体水分,健脾暖胃、润肺解燥。
18、霜遍布在草木土石上,俗称打霜,而经过霜覆盖的蔬菜如菠菜、冬瓜,吃起来味道特别鲜美,霜打过的水果,如葡萄就很甜。古人一般秋补既吃羊肉也吃兔肉。
19、小雪,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在中国北方,小雪时节一般的人家都要吃涮羊肉。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
20、寒露饮食应在平衡饮食五味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水果有梨、柿、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
四、今日处暑图片问候语
1、处暑,正是迎秋赏景的好时节
2、小满,《周书》:小满之日苦菜秀。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本草纲目》:(苦苦菜)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医学上多用苦苦菜来治疗热症,古人还用它醒酒。
3、右手向下,左脚向后抬起
4、2016处暑节气时间是:公历(阳历)2016年8月23日00时38分26秒2016年8月23日农历七月廿一处暑2017年8月23日农历七月初二处暑
5、拜土地:杀牲祭拜,插旗感恩
6、7:大暑节气到,热气格外难料,出门带伞有必要,可防晒还可防雨,喝点绿豆烫,降降暑,身体很重要,多喝茶水心舒畅,大暑时节祝你快乐!
7、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8、树叶渐黄,但绿色尚未褪尽
9、春捂秋冻,百病难碰“春捂”就是说春季,气温刚转暖,不要过早脱掉棉衣。“秋冻”就是说秋季气温稍凉爽,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物质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别再开空调了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宜开空调。秋季养生注意事项中指出,秋季尽量多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杀之气荡涤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室内养些植物,如盆栽柑橘、吊兰、斑马叶橡皮树、文竹等绿色植物,可以调节室内空气,增加氧含量。
10、处暑时节正到秋季,尤其是出伏后,总会感到困倦,这也正是我们常说的“秋乏”。
11、雨打梧桐将失翠,风吹稻稷又呈黄。
12、我们该如何对待处暑之后的日子?
13、我国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14、百合清心安神、银耳滋阴润肺、大米益气健脾,将其一起煮成粥,非常适合干燥的季节食用。
15、南方地区因为处暑时节秋老虎仍然还在,余热未消,这时喝晚酸梅汤可以消暑提神、生津止渴,这也就是为什么谚语说“处暑酸梅汤,火气全退光”。
16、但是夜晚睡觉要关好门窗,盖上薄被,身体过冷也会损耗阳气,更要防止寒气进入,让脾胃受凉、关节受损。
17、“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
18、秋分,菊花,登远赏菊是这个时节的情趣,和家人或伙伴三两成行最好。
19、福州人有句俗语,叫作“处暑一过脸觑厝”。“厝”指有钱人在城里的大房子,“脸觑厝”就是脸要朝着自己在城里的家看,意思是外出避暑的人要打道回府了。这句话折射出老福州人过去的生活方式,“处暑”到了,“避暑”也就结束了。过了处暑这个节气,人们的饮食起居就要有所变化。
20、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
五、今日处暑:夏将止秋未满
1、多地高校学费调整,你的学费变了吗?
2、在中国,传统一直有处暑吃鸭子的习俗。
3、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但是在秋燥严重的季节,萝卜和姜都不可多食,辛辣、油炸食物亦是,容易助燥伤阴,加重秋燥,伤及肺部。
4、寒节气习俗饮食有很多,吃糯米饭、腊八粥、饭菜、黄芽菜等。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是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以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
5、处暑还是大快朵颐的时节
6、登山是秋季户外运动的不错选择。登山能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使人的肺活量及心脏收缩力增大,对哮喘等疾病还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并能降低血糖,增加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
7、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有时甚至连我国最大的节庆春节也处于这一节气中。大寒节气中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是一个欢快轻松的节气。扩展资料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8、你那里已经开始变凉爽了吗?
9、清明扫墓,追祀祖先,由来已久,相沿成习。扫墓,又叫墓祭、祭扫、上坟。清明扫墓是因为惊蛰、春分已过,冰消雪化,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自己的祖先坟莹,有没有狐兔穿穴打洞,会不会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所以到坟上一方面清除杂草,整修树枝,给坟上添几锨土。
10、渔民开船出海,耕海牧渔
11、今天处暑,天气会慢慢的转凉,出门要携带衣物,避免饮用冷水、不要在洗冷水澡,秋天也到了贴秋膘的时候,食欲会明显的大增,对于处暑你有什么话说呢?欢迎大家补充评论留言,谢谢大家。
12、大雪,俗语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的说法。旧时每到大雪节气,在南京的一些地方,家家户户开始忙着准备腌肉,称为“咸货”。
13、空心菜、藕、鲜莲子等。
14、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在江南一带尤为盛行,据史料记载这一习俗明、清已有。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圆,“圆”寓意“圆满”、“团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
15、站立,双脚打开与肩同宽
16、足三里是身体中最重要的穴位之按摩此处,可减少脾胃湿气,缓解秋燥。
17、白露,昙花惊鸿一现,花花还曾经熬了一夜就为了看昙花盛开,虽然掉落得快也让人心满意足。
18、处暑节气,做到这些养生秘诀,可让身体健康无忧,但养生的同时,一定要防止乱补,这些误区也要牢记:
19、小满,华南地区有“小满大满江河满”的民谚,反映了这一地区降雨多、雨量大的气候特征。气温明显增高,雨量增多,下雨后,气温会急剧下降,所以要注意添加衣服,不要着凉受风而患感冒。
20、通常情况下,处暑节气来临以后,在二十四节气发源地的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那真是“秋意早晚凉,中午汉衣裳”。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由于受到副热带高压和太阳热辐射较大,所以秋高气爽的日子来得相对晚一些。所以,北方民间有“过了处暑节,两头冷中间热”之说。民间有不少类似相关的农谚俗语。比如“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处暑白露节,夜凉白天热”等,形象生动的形容了各地处暑节气来临以后,这段时间常年的气温变化特点。因为,这个节气处于暑气逐渐消退,由夏季炎热为代表的气候特征,过渡到以秋季凉爽的气候特征上来。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降雨总体减少,气候变得比较干燥,因此,民间有防秋燥的说法。
六、今日处暑
1、“步头野水双飞鹭,林外人家一点烟”
2、根据您所说的情况,处暑北方的天气表现为早晚有点凉,中午偏热,天气偏于燥等特点,建议多喝水,多吃些清淡饮食,如梨、苹果、豆角、芹菜等
3、从农业角度看,更有“谷到处暑黄”“家家场中打稻忙”的秋收景象。另外,处暑后的绵绵秋雨时常会光顾我们,所以农民朋友要特别注意气象预报,抓住每一个晴天,不失时机地做好秋收工作。
4、9:恋爱就象喝茶,倒掉的都是茶,喝下去的都是水,但是你从不承认自己喝的是白开水,却总是吹嘘自己喝的茶有多么多么名贵描写下午茶的句子60句好词好句。
5、冬至,在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6、此外,胡萝卜、西兰花、菠菜等橙黄色蔬菜和绿叶菜中有较多的胡萝卜素,可提高皮肤抵抗力,缓解天气干燥对皮肤造成的伤害。
7、大雪,是表示这一时期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此时,我国北方患感冒人较多,如能服点大雪顺安养生汤,对抵抗寒邪袭之体表、口鼻很有益处。
8、8:告诉你饭后七戒:一戒吸烟,二戒马上吃水果,三戒放松裤带,四戒立即喝茶,五戒百步走,六戒立即洗澡,七戒立即睡觉!八戒:你记住了吗?愚人节快乐!
9、小寒,一般在公历1月5日或6日。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民间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的谚语。从字面上似乎是大寒冷于小寒,其实在气象记录中,小寒期间要比大寒冷,人们常说“冷在三热在三伏”,而“三九天”就在小寒的节气内,所以说小寒才是全年最冷的节气。
10、据说放河灯这个习俗可以追溯到渔猎时代。那时人们驾舟出海下湖,为免风暴肆虐,在过危礁险滩或遇到风大浪高时,用木板编竹做小船,放入祭品,点上蜡烛,彩纸作帆,放水中任其飘流,向海神祈保平安。
11、感悟多彩生活,观赏最美人间
12、特别是女性,在这个时节最好不要穿或少穿露脐装。
13、大暑,睡莲睡美人,许多公园的荷塘都有种植,躺在水中央,或紫或黄,十分有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