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四季的诗句
1、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3、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4、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5、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6、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7、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9、译文: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10、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11、阳光明媚透过树叶硕果最美在秋季!
12、杨万里: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13、(2)描写冬天的诗句:
14、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5、王安石: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16、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7、朱熹: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8、(1)描写冬天的意象:
19、《夏时田园杂兴》(其一)(宋)范成大
2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二、关于四季的诗句和词语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
3、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4、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5、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夏: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秋: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8、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9、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10、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秋词二首》刘禹锡〔唐代〕
11、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12、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13、满天的飞雪幻画出一个童话的世界。
14、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15、《冬日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16、一场春雨一阵春风带来泥土的芬芳。
1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8、想找描写春夏秋冬的极品诗句,如果不怕麻烦,翻开唐诗宋词,里边写描写春夏秋冬的诗词灿若日月,多如星辰;如嫌麻烦就直接打开百度搜一搜,各式各样的极品句立马呈现,抄上几条,配上插图,就能拿来发表。这样做好是好,但对于那些个吃惯了满汉全席的美食家来说,再给他端上几盘山珍海味,我想他不一定有胃口,这倒不如来点儿乡土小菜儿,兴许‘別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开胃还是倒胃,君自便!小诗一首,呈给我忠实的粉丝们,请斧正:
19、落尽琼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无香。
20、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三、关于四季的诗句夏
1、《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作者)欧阳修(朝代)宋
2、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3、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6、买6000题更加送50课时视频
7、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8、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9、7王淇: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10、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夏夜追凉》杨万里〔宋代〕
1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12、半空舞倦居然嬾,一点风来特地忙。
13、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苏轼《浣溪沙》
1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5、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6、春:唐·贺知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晓》孟浩然(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7、四季诗、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描写夏的古诗词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描写秋天的古诗词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牛郎织女星”、描写冬天的古诗词唐张谓的《早梅》千树万树白玉条,过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18、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19、出自:唐·孟浩然《春晓》。
20、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四、关于四季的诗句40句
1、桃花、春江、春风、春雨、燕子、绿柳等。
2、春风双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舟》
3、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4、出自:宋·杨万里《小池》。
5、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6、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7、《小池》(宋)杨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