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牧场之国课文
1、连线,给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这一段主要写了。这是对牧场之国的描写。
3、在绿色的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4、斑斑点点:形容物体的表面颜色杂乱或凹凸不平。
5、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6、牧有骏马、绵羊、猪小鸡、长毛山羊,所有畜都在动,而且是一刻不停地动为它们是动物,但却动得悠然自得,动得慢条斯理,动的安闲自在,这是大自然特有的动态之美。牧场里的一切都是动的,只能用更细微地动代替白天地响动来表现这独属于牧场的静——宁静之美。《牧场之国》通篇都是写动,给我们的却是无比宁静的享受,这就是以动写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
7、《牧场之国》主要介绍了四个方面的内容:碧绿的草原,黑白花牛碧绿的绿地,骏马成群绿色的天堂,畜禽安逸夜晚的牧场,宁静祥和。
8、第一段是一个总起句,句子紧扣课题,开门见山,点明了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后,强调了本文重点要描写的是荷兰的另一独特的特点──“牧场之国”。
9、完成第一自然段的填空。
10、这一句是对前面具体地描写了牛群活动的场面总括,句中“全是”让人想象到如同丝绒般柔软而细密的碧绿草原上,活动着的全是黑白两色的花牛,景致壮观,色彩明丽,于是作者发出了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12、荷兰一向以“花之国”、“风车之国”、“运河之国”、“牧场之国”闻名于世。本文正是从“牧场之国”的角度来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的。
13、真正的荷兰:牲畜多
14、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15、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匹匹膘肥体壮。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16、(备注,如果提示数量太大,请进入文件夹分开保存,按年级保存即可)
17、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8、用尽目力向远处看。()
19、yíbiǎoduānzhuāngwúbǐzūnyánjímùyuǎntiào
20、我们团队老师做了主题《教材配套用书》分享,分享内容每日更新!
二、牧场之国课文原文
1、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2、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
3、中心句: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句子紧扣课题,开门见山,点明了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后,强调了本文重点要描写的是荷兰独特的地形特点──“牧场之国”,因为荷兰三分之一的地区为牧场,所以这句话总领全文,下面就具体地描写了荷兰广阔无际的牧场和生活在牧场上的无忧无虑的家畜家禽。
4、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5、仪表端庄无比尊严极目远眺骏马奔驰辽阔无垠绵绵细雨桌椅板凳叫喊吆喝铃铛铃铃瓶瓶罐罐恢复平静拳打脚踢
6、运河之间的绿色的一条条低地上花牛在低头吃草。
7、牛犊的模样像,仪表端庄。老花牛好似,无比尊严。请你想象,黑白花牛像,白头黑牛像。
8、(4)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
9、(4)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动态描写)
10、真正的荷兰:骏马自由
11、《牧场之国》是篇独立阅读课文。课文为我们描绘了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夜晚的祥和寂静、神秘含蓄。
12、你去过哪些地方参观旅游?哪个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13、A、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牧场之国练习题: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拟人)
14、第五段主要写的是“声音”,即傍晚之静和夜晚之静。傍晚的静体现的是一种人们劳作的默契、规律、有序以及人与动物的和谐,描述了一幅繁忙又安详、有序、默契的独特的田园劳动风光画。夜晚的静,作者用了两个排比句写出了荷兰乡村夜晚的静寂。
15、广州——花城,羊城
16、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7、答案:没有牧人的吆喝,没有食物的纷争,没有强敌的进攻,马儿是这无边草原尊贵的主人,作者面对骏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目睹它们在草原上无拘无束的自在和任意驰骋的影子,感叹这草场与骏马和谐。
18、《牧场之国》课文为我们描绘了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夜晚的祥和寂静、神秘含蓄。文中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9、铛()俊()膝()池()
20、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妇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三、牧场之国课文解析
1、课文第一自然段是全文的中心句,该段紧扣全文题目,开门见山地点明了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后,又强调了本文要描写的重点——荷兰是牧场之国。
2、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3、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与人相同,不可和童话弄混,童话是想象(例:叶子妹妹说:“太阳公公……”这就不是一个拟人句 )。根据想象将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
4、语文老师如果需要,请转存即可
5、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在19世纪,波兰被瓜分,肖邦被迫离开自己的祖国。到了1830年肖邦带着老师送给他的“特殊礼物”告别了亲人。离国几天,肖邦听到了华沙爆发了反抗沙俄统治起义的消息,肖邦悲愤欲绝。他把一切悲愤化为力量,不分昼夜、废寝忘食地进行忘我创作。时间在流逝,但肖邦根本没有了时间的概念。肖邦离国一离就是18年,他四处奔波。就这样肖邦终于躺倒在床上。就在弥留之际,肖邦请求姐姐:“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我祖国,我要与祖国共存亡。就这样肖邦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当时他才39岁呢!
6、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淹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当它们飞驰到远方。()
7、“骏马奔驰”这幅画面,我设计的支架是:假设你就是荷兰牧场上一匹奔驰的骏马,你在辽阔无垠的原野上奔跑,感觉怎么样?至于“牲畜悠闲”这幅画面的破解是采用“()愿意()就(),愿意()就()。”真正的荷兰牧场是自由快乐悠闲的。
8、这是一个总起句,句子紧扣课题,开门见山,点明了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后,强调了本文重点要描写的是荷兰独特的地形特点──“牧场之国”,因为荷兰三分之一的地区为牧场,所以这句话总领全文,下面就具体地描写了荷兰广阔无际的牧场和生活在牧场上的无忧无虑的家畜家禽。
9、《牧场之国》的作者是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
10、成群的骏马,匹匹膘肥体壮。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
11、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淹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掩)
12、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3、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匹匹剽肥体壮。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14、(2)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
15、文中是按由(远)至(近)再至(远)来描写(夜晚)的景色。
16、画线的句子是句,从词语可以看出来。请你放写一句这样的句子:
17、通过《牧场之国》这篇课文,我们认识到了真正的荷兰,这是病句。因为介词通过放在了句首,使文章的主语变成了我们,所以是有介词误用的现象。应该是:《牧场之国》这篇课文,使我们认识到了真正的荷兰。
18、答案:在作者的眼中,真正的荷兰是奶牛的天堂,骏马的世界,猪、羊、鸡各种小动物的乐园,也是一个宁静的世界。
19、《牧场之国》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对荷兰的无比喜爱之情,以及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之情。课文从牧场之国的角度介绍荷兰到处是蓝天、碧草、牛羊组成的自然和谐的景观。让我们感受到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体会到动物与人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表达了作者由衷的赞美: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20、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
四、牧场之国课文朗读视频
1、给下列语句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
2、挡(抵挡)骏(骏马)漆(漆黑)驰(驰骋)
3、悠然()赞许()欣赏()
4、讲了白天荷兰牧场的广阔,安宁与和谐,以及夜晚的安宁与神秘。从“牧场之乡”的角度来展示荷兰的独特风格的内容。
5、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的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牛群吃草反刍,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成千万的小鸡,长毛山羊,但没有一个人影。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6、“这就是真正的荷兰。”(1)改写成反问句。(2)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7、在学生交流读书收获时,可以先从理解内容入手,说说“牧场之国荷兰留给你怎样的印象,你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的?”接着要求“你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教师适时作有感情朗读指导。
8、神情举止、姿态风度端正庄严。()
9、端庄——随便微弱——强烈恢复——继续
10、仪态端庄:指神情举止、姿态风度端正庄重。本课用来形容牛犊。
11、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战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12、镶()膘()垠()低()
13、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14、牧场之国这篇课文中荷兰最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有花牛、黑牛、骏马、绵羊、猪群、小鸡、山羊、奶牛、碧绿草原。
15、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16、在文中,作用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荷兰牧场的美丽风光。比如“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牛群像人那样深沉含蓄,表现了草原的安静祥和;而“丝绒般的碧绿草原”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碧绿草原的柔软细密。
17、chù(牲畜)xù(畜牧)
18、píngpingguanguànhuīfùpingjìngquándǎjiǎotī
19、1吴建,2峻青,3萧乾,4张晓璐,7毕淑敏,8袁鹰,10吴然,11贾平凹,12王申浩,13张哲,14稳燕,15卢学周,16林清玄,17洪满贤,18乐国雄,19高士其,20辛华,21冯骥才,22安徒生,25吴之仑,26徐光耀,27罗广斌和杨益言,28金庆民,31刘湛秋,32崔埗。。。。。我的天,总算打完了。
20、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我校陈亚芳老师的示范朗读——《牧场之国》。
五、牧场之国课文原文最新版本
1、《牧场之国》课文为我们描绘了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夜晚的祥和寂静、神秘含蓄。文中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既是作者在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的赞叹。本文语言生动,形象传神,比喻、拟人是本文语言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2、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3、默默无言:不声不响,闭口无言。本课指挤奶的人保持安静不说话。
4、(3)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动态描写)
5、《学奕》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译文: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有人)请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寓意:做事情不能三心二意,要专心。
6、难道荷兰不是欧洲的花园吗?()
7、第四自然段写的是绵羊、猪群、小鸡、山羊等动物。文章同样用拟人的手法去写。
8、一条条的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花牛在低头吃草。
9、课文为我们描绘了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夜晚的祥和寂静、神秘含蓄。文中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既是作者在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的赞叹。
10、写作背景:本文是作者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牧场特点,及优美景色的。作家从荷兰牧场众多,抓住辽阔宁静的氛围,写白日里牧场的动物们悠然自得,傍晚挤奶人的默默无语,连行进的船只都是舒缓平稳……在这样的静谧里,读者看到了荷兰牧场和运河交错的独特地形,看到了奶牛和奶制品在这个国家中的重要性,更看到了荷兰优美迷人、和谐安详的自然景观。文中说“这才是真正的荷兰”,这也是作家写这篇文章的意图:向人们展示荷兰独特的美丽和荷兰的主要产业。
11、没有牧人的吆喝,没有食物的纷争,没有强敌的进攻,马儿是这无边草原尊贵的主人,作者面对骏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目睹它们在草原上无拘无束的自在和任意驰骋的英姿,感叹这草场与骏马和谐。
12、敬请收藏分享转发!!!
13、怎么获取配套视频等资料?
14、重庆——雾都,山城长沙——星城,潭城
15、五彩缤纷: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本课形容野花颜色繁多。
16、难道这不是真正的荷兰吗?突出了牧场之国自然景色的优美、闲适,表达了作者对荷兰的由衷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