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桃花潭77句精选文案

一、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⑵将欲行:敦煌写本《唐人选唐诗》作“欲远行”。

3、写给孩子,写给父母,写给友人

4、锦鲤,转发可以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哦!

5、不敢冒然撩拨四季的容颜,怕卑微了琉璃的祈盼,只能透过时光的脊背,收集每一个年轮的印签,剪影碎碎,那厚重的爱,未曾急切的表白,会心处,也只是一种嫣然回首的感慨,一种自我凝视的欣慰。

6、比如,3月4号,大连市妇联和我们一起组织女性幸福课堂,下午是分组讨论,我们在分组讨论中成立了梅花5班、6班。

7、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此诗作于诗人在安徽泾县一带的漫游途中。在泾县桃花潭有一位村民叫汪伦,他常常预备美酒招待李白,李白很感激他,在离开桃花潭时写下了这首赠别之作。前两句叙事,诗人正要乘船出发,忽然听见岸上传来歌唱声,原来是老朋友汪伦特意赶来送他;后两句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这首有明显的民歌风味的诗词自然质朴,清新流畅。诗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写出了与友人的真挚情意。要用偶的回答哦!!!偶是新手!!!

9、《此木轩论诗汇编》:“桃花潭水深千尺”,掩下句看是甚么?却云“不及汪伦送我情”,何等气力,何等斤两,抵过多少长篇大章!又只是眼前口头语,何曾待安排雕鉥而出之?此所以为千秋绝调也。

10、李白乘舟将要离别远行,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11、每日(读诗一首、分享美图),关注我,一起进步,感受美好(头条号:一粒度洛西汀)

12、请发邮件:aq777131@1com

13、德明学校网址:www.gldmxx.com

14、此诗约为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李白自秋浦往游泾县(今属安徽)桃花潭时所作。李白游泾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与汪伦结下深厚的友谊。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

15、⑶踏歌: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手拉手、两足踏地为节拍的歌舞形式,可以边走边唱。

16、此诗是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17、已经成立的梅花班不再添加人,可关注以后我们的节目,机缘巧合之下就会再成立新班。

18、(1)汪伦:李白的朋友。

19、《赠汪伦》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

20、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此诗作于诗人在安徽泾县一带的漫游途中。在泾县桃花潭有一位村民叫汪伦,他常常预备美酒招待李白,李白很感激他,在离开桃花潭时写下了这首赠别之作。前两句叙事,诗人正要乘船出发,忽然听见岸上传来歌唱声,原来是老朋友汪伦特意赶来送他;后两句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这首有明显的民歌风味的诗词自然质朴,清新流畅。诗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写出了与友人的真挚情意。

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桃花潭

1、在山村僻野,本来就没有上层社会送往迎来那套繁琐礼节,看来,李白走时,汪伦不在家中。当汪伦回来得知李白走了,立即携着酒赶到渡头饯别。

2、真正的好朋友不一定是给予你最多帮助的人,但一定是你在遇到困难时最信赖的人。好朋友就像是天上的星星,不一定总会见到,但是你知道,无论何时,他们一直都会在那里。

3、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4、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后两句为点睛之笔,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二人真挚深厚的友情。

5、⑷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6、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7、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8、《诗法易简录》:言汪伦相送之情甚深耳,直说便无味,借桃花潭水以衬之,便有不尽曲折之意。

9、出处:唐代 李白 《赠汪伦》

10、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1、作者:果果,90后医生小姐姐,专注精神心理健康,追求真善美,每日(读诗一首、分享美图),关注我,一起进步,感受美好(头条号:一粒度洛西汀)↓↓↓

12、高唱“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高适选择了老领导。站在了李隆基这边,不料没过多久,新皇上的任命下来了,李隆基一脸懵逼地当上了太上皇。杜甫觉得“世界是我们年轻人的,未来也是我们年轻人的,跟年轻人干,错不了。”杜甫选择了太子李亨,不过在投奔太子的途中被安禄山那伙人抓进了大牢。在狱中他发现了隔壁老王:王维。后来因为就是一个小老百姓,没啥政治价值。不起眼的杜甫逃了出来。继续北上,找到了太子李亨的组织,并被授予左拾遗的称号。不过因为王维当时官至尚书右丞,行政级别很高的,安禄山这帮人王维这种前政府高官得重点看管。出于无奈,王维投降当了伪军。

13、现在,车马很快,依然情深……

14、本文来源于:古诗文赏析gswsx.cn

15、一个名满大唐的诗人,大唐文艺圈流量最大的IP,朋友遍天下,活得很潇洒。随便发一条动态,底下点赞评论的都能超过10W+。可是等李白落难的时候,真正救他的,只有郭子仪。公元757年,李白笔下的大唐变了颜色。此时的大唐不再是“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而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此时的大唐已经由诗仙的狂歌向诗圣的悲鸣过渡。谁也没有料到。这个挺着大肚子的节度使,曾经口口声声说“效忠于皇上”的安禄山会攻进长安城。李隆基带着他的小媳妇跑了,闭月羞花之貌的贵妃魂断马嵬坡。这件事,历史上被称作安史之乱。

16、(2)踏歌:唐代一作广为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17、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18、《唐诗摘钞》:直将主客姓名入诗,老甚,亦见古人尚质,得以坦怀直笔为诗。若今左顾右忌,畏首畏尾,其诗安能进步古人耶?“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意亦同此,所以不及此者,全得“桃花潭水”四字衬映入妙耳。

19、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20、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镫窗琐语》:赠人之诗,有因其人之姓借用古人,时出巧思;若直呼其姓名,似径直无味矣。不知唐人诗有因此而人妙者,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旧人惟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皆脍炙人口。

2、李白乘舟将要离别远行,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3、将欲行:敦煌写本《唐人选唐诗》作“欲远行”。

4、而这时候的诗人,在开元盛世被奉为珍宝的诗人,他们的前路是在何方?兵荒马乱的世界不需要诗人的低吟浅唱。他们不得不重新选择另一个领域去生存。这时候,站队是个很重要的事情

5、《批点唐诗正声》:好句好意,放之又放,达之又达。只“桃花”之情,千载无人可到,何云非诗之清者耶?

6、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7、珍惜我们我们身边的良友,珍惜每一段值得的友谊。

8、“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后人爱用李白的话评价李白的诗,是很有见识的。诚然,李白即兴赋诗,出口成章,显得毫不费力。

9、此诗约为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李白自秋浦往游泾县(今属安徽)桃花潭时所作。汪伦是李白的友人。历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注解,都认定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县时遇到的一个普通村民,这个观点一直延续至今,今人安徽学者汪光泽和李子龙先后研读了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为唐时知名士”,为汪华五世孙,与李白、王维等人关系很好,经常以诗文往来赠答。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后汪伦任满辞官,居泾县之桃花潭。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

10、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1、宋本《李太白文集》题下注:“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伦之裔孙至今宝其诗。”清代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记载:唐时汪伦者,泾川豪士也,闻李白将至,修书迎之,诡云:“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欣然至。乃告云:“‘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李大笑,款留数日,赠名马八匹,官锦十端,而亲送之。李感其意,作《桃花潭》绝句一首。

12、送行者是谁呢?次句却不象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13、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14、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15、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16、赠汪伦作者:李白(唐)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译文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注释汪伦:李白的朋友。踏歌:唐代一作广为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深千尺: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不及:不如。

17、他感情奔放,直抒胸臆,天真自然,全无矫饰,而自有一种不期然而然之妙。上面这首《赠汪伦》就集中体现了李白这种自然高妙的诗风。

18、答案应该是无与伦比谜解:李白游安徽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用美酒来招待他,二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临别时,李白写了《赠汪伦》一诗以谢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谜底“无与伦比”中的“论”谬解为“汪伦”,意思是说,谜面“桃花潭水深千尺”,也不能(无)与汪伦相比。此谜采用灯谜中的启下法成谜。

1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意思是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出自唐代诗人李白《赠汪伦》。

20、诗的两句描写的是送别的场面。“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诗人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那种语言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四、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翻译

1、诗仙李白的《赠汪伦》全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3、比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诗比喻奇妙,并且由于受纯朴民风的影响,李白的这首诗非常质朴平实,更显得情真意切。用水的深度和朋友的情谊做了比较。将“桃花潭水”的深度和汪伦对我的情意进行比较。这句话就是桃花潭水深“千尺”(“千尺”是虚词),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意深。“不及”就是比不上的意思。。

4、诗的前半是叙事,描写的是送别的场面。起句先写离去者,展示了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次句继写送行者。此句不像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踏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5、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6、桃花潭在今安徽省泾县,宣城市境西部。桃花潭在桃花潭镇,镇内有保存最完整的皖南古民居群,计有明清建筑700余处。

7、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8、nvxingjiayuan

9、诗的前半是叙事,描写的是送别的场面。起句先写离去者,展示了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

10、诗人很感动,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行诗来极力赞美汪伦对诗人的敬佩和喜爱,也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

11、“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

12、①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13、李白怎么也没有想到,朋友遍布天下的他,最后救他的只有郭子仪。袖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李白朋友遍天下,写诗有孟浩然,喝酒有贺知章,打猎有高适,迷弟有杜甫,弹琴有蜀僧睿,吹牛逼有元丹丘,买单有汪伦……李白的人生可能就是在饮酒作诗的恣意中度过。

1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李白本人。这句话出自唐朝李白的《赠汪伦》是他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赠汪伦》(作者)李白(朝代)唐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白话翻译: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扩展资料此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

15、友谊永远是一个甜柔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

16、我们每个人都期待着美好的遇见

17、短短十四字就写出两人乐天派的性格和他们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也许正因为两人思想性情契合,李白引为同调,很珍视汪伦的友情。

相关文章

  • 竹外桃花开简介145句精选

    一、竹外桃花开 1、●适宜的调味食物生姜、葱、大蒜、胡椒、豆豉、香菜等。 2、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3、我们要拍出诗中描绘的唯美意境需要寻找这样的场景。一片竹…

    2023-11-25
    59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

    一、山寺桃花始盛开的上一句是什么 1、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2、这首诗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

    2023-11-25
    59
  • 桃花潭水深千尺运用了什

    一、桃花潭水深千尺 1、这首几乎口语化的诗,自然朴实,语言清新流畅,通俗易懂。前两句表达了好友汪伦踏歌相送的深情厚意,而后两句诗人则以桃花潭水相喻:即便桃花潭水有千尺…

    2023-11-19
    59
  • 桃花庵唐伯虎《桃花庵歌

    一、桃花 1、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街”,八廓街绝对不同一般的街道,它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积攒着这座城市最沉甸甸的味道,能看到最真实的藏民生活与信仰。尤…

    2023-11-06
    59
  • 桃花的唯美句子【精选

    一、桃花的唯美句子 1、关于桃花的句子短句,在黑夜显得如此显眼。 2、放眼一望,啊!一片粉色的海洋,彼此起伏,一阵微风拂过,花香迎面扑来,一吸,好一股自然清新的气息,粉…

    2023-10-28
    59
  • 十里桃花的出处91句精选

    一、十里桃花霞满天 1、古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中国古代缂丝被认为是丝织工艺中最为高贵的品种,历来多为皇家宝藏。就传世品而论,以故宫所藏为大宗,且最具代表性。本…

    2023-10-25
    59
  • 三月的诗句唯美桃花10

    一、三月的诗句唯美 1、岁月如流,人生几何。如能偶尔享有像这样的闲情逸致,放松一下疲惫的身心,真好! 2、欲战万愁无酒力,可堪三月去堂堂。 3、春天来到养生忙,祝福贴士来…

    2023-10-25
    59
  • 描写桃花的诗句还有11

    一、描写桃花的诗句 1、贾至的《春思二首》(其一)抒写流人之愁和逐客之恨。“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贾至在唐肃宗时期曾因事被贬…

    2023-10-23
    59
  • 写桃花的诗句古诗62句精

    一、写梅花的诗句 1、此词当为悼念随作者贬谪惠州的侍妾朝云而作,词中所写岭外梅花玉骨冰姿,素面唇红,高情逐云,不与梨花同梦,自有一种风情幽致。上阕通过赞扬岭南梅花的…

    2023-10-23
    59
  •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

    一、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1、(8)银釭(gāng):银质的灯台,代指灯。 2、蕊宫阆苑。听钧天帝乐,知他几遍。争似人间,一曲采莲新传。柳腰轻,莺舌啭。逍遥烟浪谁羁绊。无…

    2023-10-23
    5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