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孟子语录
1、偏颇的言辞,我能知道它的片面,过度的言辞,我能知道它的缺陷,邪僻的言辞,我能知道他的偏差,闪躲的言辞,我能知道它的困境。
2、(感悟)虽然有千辛万苦、千难万阻,哪怕我只是莹虫之光,结局是粉身碎骨,身败名裂,依然在所不辞、初心不改。
3、《道德经》最厉害8种思维颠覆你的大脑,读完真的不一样!
4、孟子认为君主应以人民为先,爱护人民,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学说,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重要核心。
5、(译文)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为轻。
6、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7、孟子曰:“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离娄上》)
8、(译文)(孟子)说:“……我善于养我(这种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
9、(49)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10、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则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义与利不可兼得,则舍生取义者也!
11、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12、(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孟子
13、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14、天地君亲师,是儒家思想的源泉根源。
1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16、(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17、(本文欢迎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18、孟子·励志·古代·哲学
19、仁则荣,不仁则辱。
2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二、孟子语录文言文鱼和熊掌
1、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2、(27)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孟子
3、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4、(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6、告子下 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5月5日名言),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还有我背的最熟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8、其进锐者,其退速。(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9、<孟子语录》以(鱼)和(熊)为设喻,告诉人们(舍生取义)的道理,这激励这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难。
10、《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11、(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12、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滕文公下》)
13、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14、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5、尽心下 山径之蹊闲,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
16、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7、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18、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19、(译文)孟子说:“服从天道的生存,逆反天道的灭亡。”
20、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三、孟子语录文言文翻译
1、(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
2、道德修养·孟子·道德·礼仪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4、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5、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7、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8、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
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
10、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离娄上》)
11、(4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12、(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
13、(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14、(48)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5、(译文)尊敬自己的老人,就把这种尊敬推及别人有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也把这种爱护推及别人的孩子。做到这样,天下就像是手掌中翻转小东西一样容易治理。
16、(2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1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8、(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19、孟子·文化·道德经·道德修养
20、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四、孟子语录鱼我所欲也
1、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孟子曰:“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孟子·滕文公上》)
3、(5)其进锐者,其退速。——孟子
4、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孟子·离娄上》)
5、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6、孟子进而说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代的圣贤所以超过一般人,就是善于推行他们的好品行罢了。
7、《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四不孝也,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8、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9、(54)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孟子
10、孟子的教育思想,也是孔子“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挥。他们都把全民教育当作实行仁政的手段和目的。一方面,主张“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滕文公章句上)加强学校教育;另一方面,要求当政者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离娄章句上)以榜样的力量,教化百姓。教化的目的,就是要百姓“明人伦”,以建立一个“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滕文公章句上)的和谐融洽的有人伦秩序的理想社会。
11、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12、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13、译文: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5、(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16、(2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7、(孟子)曰:“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孟子·梁惠王上》)
18、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孟子·公孙丑上》
19、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20、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五、孟子语录及翻译
1、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2、(44)养心莫善于寡欲。
3、(译文)关心人民是最紧迫的任务。
4、(译文)生命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正义了。
5、(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6、不孝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7、(2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9、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孟子·公孙丑上》)
10、(译文)交朋友时,不依仗自己年纪大,不仗恃自己地位高,不依仗自己兄弟们富贵。
1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12、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之视君如国人,君之视人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
1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4、(译文)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这样的人,我们就叫作他“独夫”。我只听说周武王诛杀了独夫殷纣,没有听说过他是以臣弑君的。
15、(34)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
16、孟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17、(感悟)生命诚可贵,道义价更高,“舍身取义”传唱千年,为了国家和民族,为了道义,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九死不悔。
18、孟子·励志·哲学
19、(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20、(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六、孟子语录
1、(译文)孟子说:“上面的人(指当政者)爱好什么,下面的人也爱好什么,甚至比上面的人更厉害。一个君子的道德表现好像是风,广大人民好比是草。风向哪边吹,草便向哪面倒。”
2、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孟子
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养心莫善于寡欲。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皆可以为尧舜。
4、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5、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
6、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7、(译文)自我反省而发现正义在我,即使面对千军万马,我也勇往直前。
8、(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
9、4诸葛长青:什么是“命”?
10、他往往用绘形绘色的文学语言,描述所举的具体事例,充当推理的前提和论证的论据,使论辩产生了理喻和情动的效果。他长于使用各种修辞技法,比喻、警策尤其是排比句法,使他的辩辞绚丽多姿,气势磅礴,说理精辟。《孟子》书中确有不少的名句警言。
11、(译文)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12、孟子主张“性善论”。以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在社会政治观点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论。
13、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14、(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15、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16、(诸葛长青:zhuge8031@1com)
17、养心莫善于寡欲。
18、(译文)孟子说:“(孔子的弟子)子路,人家指出他的过失来,他很欢喜。(当年的圣君)禹听到不同意见后,很谦虚地向人家下拜。”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19、“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20、(3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1、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弃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4、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5、(译文)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
6、(译文)诸侯卿相如果实行仁政,就会有荣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会遭受屈辱。
7、唯美爱情语录经典爱情语录:第1条:其实第一次遇见的时候,我真的没想到今天爱你爱得无法自拔!我不知道我爱你什么,但你就是我不爱别人的理由
8、孟子·勤奋·哲理
9、梁惠王下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孟子对曰:“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句践事吴,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诗》云:‘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10、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孟子
1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