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曹刿论战练习题
1、(2)(乙)文中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
2、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阅读两个文言选段,完成7-10题。(共13分)
4、(甲)(乙)两文都写了齐鲁长勺之战,在详略安排上有什么不同?(3分
5、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6、(4分)(1)身居高位的人目光短浅,不能作长远打算。
7、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能够
8、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9、(解析)两个而,都表承接关系。
10、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1、《曹刿论战》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重庆市A卷中考题)
12、用现代仅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3、A.鲁庄公看重衣食、祭祀等因素对战争胜负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其人格的卑鄙
14、C.一鼓作气(击鼓)D.望其旗靡(萎靡)
15、(2)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6、(甲)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依据是什么?(乙)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什么建议?请分别用选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17、能听取不同意见;能任用贤能;忠于值守,体贴下属;身先士卒,谦虚好学,不懂就问。
18、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19、C.臣未/尝闻也D.下视/其辙
20、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能愿动词
二、曹刿论战检测题
1、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guì)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jiàn)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fú)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bó),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fú),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2、C.何以战以其头为饮器
3、中考40首必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全集)
4、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5、牺牲古义:指祭祀用的牛、羊、猪等。今义:
6、(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7、材料一: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8、(1)在长勺之战中,曹刿两次曰“未可”,各与短文中哪一条法则相吻合?
9、(3)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10、本文记叙的是著名的齐鲁长勺之战,表明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前提条件,把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突出了曹刿强烈的爱国热情,英明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11、(1)“徧”通“遍”,普及的意思;(2)取得信任;(3)击鼓;(4)第二次。
12、《曹刿论战》出自《左氏春秋》。此文章虽篇幅很短,但精彩程度不亚于《左传》开篇《郑伯克段于鄢》,很多内容值得我们深思。
13、对文中画线句的停顿划分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14、变祭品。④繄(yì):句中语气词。⑤冯依:依据。冯(pínɡ)同“凭”。⑥若
15、(2)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16、C.甲文体现墨子的“非攻”思想,乙文表现曹刿的远谋。
17、曹刿的“论战”源自于他对战场情况、形势的仔细观察与准确分析,源自于他丰富的实践经验;而赵括的”谈兵”只抱书本知识,夸夸其谈,没有实践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
18、(4分)(1)(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去打仗。(关键词“可以”1分,句意通顺1分)
19、弗敢也(古义:个人专有今义:独自掌握或占有)。
20、A小大之狱(案件)B卒逢暴雨(通“猝”突然)
三、曹刿论战出题训练
1、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3、(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4、我看到齐军的车辙乱了,远望到他们的战旗倒了,所以(下令)追击齐军。
5、请简要分析(甲)文为什么略写齐鲁两军战斗的经过。(4分)
6、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前一层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后一层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
7、林深则鸟栖/水广则鱼游/仁义积则物自归之
8、(4)夫大国,难测也,具有伏焉。
9、C.鲁庄公身为鲁国的国君,在迎战齐师时,他寄希望于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庇佑,显示出他的“鄙”。
10、偶尔,(时时而间进)。
11、曹刿主动救国,同乡人阻止都没能拦住,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怀。烛之武不是主动出来救国,国君派他出使他都推辞,晓以私利后才答应出马,可见他重个人名利、轻国家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