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清明节的诗
1、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
2、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3、《清明》唐 孙昌胤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4、原文: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5、盈盈,斗草踏青。人艳冶,递逢迎。
6、寒食节期间的习俗,主要有禁火冷食和祭扫坟墓。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在挖墓坑时还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浓厚起来。
7、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8、一方面得益于其语言的平实质朴,在今天经常被当做少儿的科普读物,从小就认识;另外一方面,也非常契合清明小雨,扫墓踏青之景。
9、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
10、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
11、每年4月4日或5日,是中国三大冥节之一——清明。清明节春光明媚,绿树成荫。人们在这一天踏青、扫墓、上坟。人人都要戴柳,家家户户门口插柳枝。这个习俗究竟从何而来呢?关于清明节有个传说和宋代大词人柳永有关。
12、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
13、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14、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15、译文:清明夜晚清风习习月色朦胧,青石的台阶,红色的栏杆这里是刺史的府宅。独自在回旋的走廊走走停停,听着远处弦管乐声默默欣赏着院中盛开的花。
16、(4)罗继祖.《清明》绝非杜牧诗(J).社会科学战线,1995(3):
17、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
18、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9、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20、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二、关于清明节的诗句古诗大全
1、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5、我在长满芳草花卉的原野尽情地游玩,目睹春色已到远山,四周一片碧绿。乘着兴致追逐随风飘飞的红色花瓣,穿过柳丝飘摇的小巷;感到困倦时,对着溪边流水,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休息。休要推辞这杯酒,辜负十分诚挚劝酒的心意,只是怕风吹花落,一片片飞散了。况且今日是清明佳节,又遇着晴朗的好天气,极宜游乐,但不可乐而忘返。
6、风吹梨花的时候正是清明时节,游人们为了寻找春意大多都出城踏青。日暮时分笙歌已歇,游人归去,被惊扰一天的流莺回到杨柳丛中享受这静谧时刻。
7、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出自于:高翥《清明日对酒》
8、《清明》唐 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9、(9)文伯伦.《清明》诗非杜牧所作略说(J).文史杂志,1995(1):
10、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
11、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12、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13、石榴美艳,一撮红绡比。窗外数修篁,寒相倚。有个关心处,难相见、空凝睇。行坐深闺里。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
14、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15、写了清明时节,断线的风筝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飘向远方的情景。赋予断线的风筝人的情感,用断线风筝隐喻探春,表达其被迫远嫁时的离别之苦,以及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哀和无助。
16、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17、壬戌清明作,清代:屈大均
18、这首词表现的是一位客居在外的游子的孤独感和失意的情怀,也可看成是作者漂泊生活与心境的写照。词写的是清明,却从“客窗”的意境表现,不消说客愁才是真正的主题;结尾以一个“蓦”字打断客思,重将目光投向窗外,照应“清明”,而深意又不止此。
19、译文:风吹梨花的时候正是清明时节,游人们为了寻找春意大多都出城踏青。日暮时分笙歌已歇,游人归去,被惊扰一天的流莺回到杨柳丛中享受这静谧时刻。
20、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三、关于清明节的诗词句
1、其实这个习俗早在唐代就有了。唐人认为三月三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清明节插柳的习俗非常盛行,人们踏青玩游回来,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史籍典章的记载,清明节插柳总是与避免疾疫有关。春节气候变暖,各种病菌开始繁殖,人们在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于摇摇柳枝了。
2、乌啼鹊躁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3、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4、这首诗通过清明节没人祭扫荒坟的一个生活面,写出经过元末大战乱后,农村萧条凋敝的情景。此诗前两句写陈秀才还乡的情景,之后诗人自己也免不了悲从中来;后两句想象清明节墓地上的情景,反映了元末战乱后的萧条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统治者的不满。全诗由此及彼,由个别到一般,意境渐宽,感人至深。
5、浅黛双弯,柔肠几寸,不堪更惹其他恨。
6、《清明》宋 张嵲园幽春去远,山暗绿初成。雨过林姿润,风回池面平。十年空潦倒,万里近清明。泪尽新阡树,如今青叶生。
7、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8、风雨梨花寒食后,几家坟上子孙来。
9、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10、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11、据说柳永生活放荡常往来于花街柳巷之中。当时的歌妓无不爱其才华,并以受柳永青睐为荣。但因为生活不轨,柳永一生为仕途所不容,虽中过进士最后却于襄阳贫困而亡。他的墓葬费用都是仰慕他的歌女集资的。每年清明节,歌女们都到他坟前插柳枝以示纪念,久而久之就成了清明插柳的习俗。
12、清明节——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是传统祭奠已故亲人的日子。除此之外,如果春光正好,可以邀上几位好友外出踏青,效仿古人喝上两杯薄酒,写生画画或吟几首诗,都不失为一种专属于中国人的特别体验。
13、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14、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15、(1)张庆捷.杜牧《清明》诗与扫墓风俗无关(J).文学遗产,1993(1):
16、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17、旧堤分燕尾,桂棹轻鸥,宝勒倚残云。
18、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台榭绿阴浓。薰风细。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恰是逍遥际。单夹衣裳,半栊软玉肌体。
19、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20、江南清明 郑准 吴山楚驿四年中,一见清明一改容。 旅恨共风连夜起,韶光随酒著人浓。 延兴门外攀花别,采石江头带雨逢。 无限归心何计是,路边戈甲正重重。
四、关于清明节的诗四言绝句
1、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
2、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3、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4、明朝事与孤烟冷,做满湖、风雨愁人。
5、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6、温和轻柔的春风吹拂着我们的笑脸,梳理着我们的头发,摆弄着我们的衣裙,一路上我们感觉舒服极了。
7、清明之前是寒食,民间不用火,清明之后本应“处处有新烟”,现在却因战乱农民都被召去打仗,大片土地都荒芜了,只有寥寥几处的人家燃起新烟,一片凄凉。
8、《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北宋·欧阳修)
9、曲阁下重阶,回廊遥对霤。石间花遍落,草上云时覆。
10、这首词是北宋前期词人杜安世的作品,词风与柳永相近,长铺叙,少粉饰,是一首典型的闺怨词。
11、原文: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12、古代有游春的习俗,多选在清明时节,作者为了借用女性口吻来描述一个生活片段,于是以此为题而作下这首咏节令之作。全篇幽思含婉,清丽轻灵,表达出百无聊赖的阑珊意绪。
13、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重阳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14、阳春三月,柳树爆青了,吐出带黄色的嫩叶,小草也成茵了。一阵花香把我带到了公园中心,瞧啊,一阵阵花香引来大群蜜蜂嗡嗡地忙碌着。这时,调皮的雨弟弟来做怪,他跑进人们的头上,脸上,钻进人们的脖子里,使人感觉凉嗖嗖的。俗话说,“春雨贵如油”,我想,树,草,花儿们一定在贪婪地允吸着来自大自然的油吧。
15、春姑娘来到郊外,吹了一口仙气,沉睡了一个冬季的小草从地里探出嫩绿脑袋,它伸个懒腰,揉揉睡意朦胧的眼睛,好奇地看着这个光明的世界。伶俐可爱燕子从南方赶来,穿着一身乌黑发亮的羽毛,带着一把剪刀似的尾巴,斜着身子翩飞在空中,或在屋檐的巢里歌唱着“唧骨,唧骨唧骨——”,好像在告诉我们春姑娘来了。河边几棵垂柳,爆出了鹅黄色的叶芽。长长的枝条垂下来,有的伸入水里,风一吹,水面上就荡起微微的涟漪。几只顽皮的小鸭子从窝里大摇大摆地往河边走,走到河边,它们张开翅膀,一个个扑通扑通地往河里跳。它们游来游去,嘎嘎嘎地叫个不停。
16、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据《汉书》记载,大臣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
17、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18、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
19、《清明》唐 杜甫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啮膝。此都好游湘西寺,诸将亦自军中至。马援征行在眼前,葛强亲近同心事。
20、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五、关于清明节的诗词古诗
1、寒食清明尤为崇尚的风俗是扫墓。这首诗写的正是清明节扫墓祭祀,缅怀先人,追悼亡灵的情景。每当此时,一些漂泊异乡的诗人墨客,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2、译文:春光明媚、和风徐徐的西子湖畔,游人如织。到了傍晚,踏青游湖人们已散,笙歌已歇,但西湖却万树流莺,鸣声婉转,春色依旧。把佳节清明的西湖,描绘得确如人间天堂,美不胜收。
3、墦间人散後,乌鸟正西东。
4、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5、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春天——我们去踏青!
6、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
7、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8、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9、春天,是万物复苏、充满生机的季节,在柔和的春风中,让我们去踏青。
10、文学家们对这首诗的文字技巧也提出了质疑。
11、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12、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锈中。
13、点击「在看」,奖励多多一朵太阳花吧~
14、携同我的教育理念和心得
15、清明夜,唐代:白居易
16、花色融,人竟赏,尽是绣鞍朱鞅。
17、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18、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19、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0、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
六、关于清明节的诗
1、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2、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3、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4、执宪纠奸邪,刊书正讹谬。茂才当时选,公子生人秀。
5、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6、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7、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
8、樱桃花谢已清明,何事绿鬟斜亸、宝钗横。
9、春天在哪里,我们是看不见的。但是,看那粉红的桃花,嫩绿的小草,春天已经从那里走过。不止是那里,全都是春天的景色。漫山遍野,全都是。
10、那么最早的《清明》是出自哪里呢?答案是宋代的少儿科普读物——千家诗。也就是说,中间隔了好几百年,突然找到了这么一首杜牧的诗歌,让人十分生疑。
11、由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价值。虽然无论智愚高低,最后都是蓬蒿一丘,只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不仅仅是凭吊亡人,更是警醒活着的人。
12、《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北宋·柳永)
1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4、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
15、卞侯墓上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
16、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17、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18、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