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杰分别是杨炯王勃骆宾王和哪位诗人87句精选文案

一、初唐四杰

1、杨炯。杨炯是初唐时期著名诗人,四杰之一。杨炯出身寒门,幼时聪明敏锐,被推举为神童,进入朝廷弘文馆。后来杨炯入太子东宫为官。他特别擅长诗歌和散文,留有各种诗文八十余篇。杨炯对边塞诗也是情有独钟,写下了许多名篇,如《从军行》、《战城南》。杨炯一生几乎都在做官,最后病逝于盈川县令任上。

2、彭州,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3、悲调弦中急,穷愁醉里宽。莫将流水引,空向俗人弹。

4、少年识事浅,不知交道难。

5、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曾任虢州参军,他年幼时写的骈俪文《滕王阁序》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名篇,久为众口传诵。据说他写文章之前,把笔墨纸砚准备好,饮酒后蒙被而睡,醒后一挥而就,不改一字,时人称为“腹稿”,他的诗清新自然,一篇之中常有警句,有如奇花异草杂缀在幽谷之中,使人百读不厌。有名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他文章中的名句。

6、他们都是初唐中后期很有才华的诗文作家,四人才名早享,在青少年时代就获得“四杰”的美誉。他们都是官小而名大,年少而才高的诗人,他们在初唐诗坛的地位很重要,上承梁陈,下启沈宋,其中卢、骆长于歌行,王、杨长于五律。

7、现订购(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通用教程)的小伙伴,送200+视频课程、送20000+题库在线刷题、送200+公考真题、送专业答疑课……助力你今年就一次成“公”上岸!

8、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9、杨炯,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生于公元650年,约死于693年以后。10岁时应神童举,授校书郎,终官盈川(今浙江衢县附近)令。杨炯的诗与文成就并不相等。他的五言律诗体制精美,气势宏放,王、卢、骆所不及。而杨炯的文,则情真不如卢照邻,词采不如王勃,七言歌行,亦不如卢、骆。五言律诗是他所擅长的,其边塞诗气势更佳。

10、B王之涣、李贺、孟浩然、王维

11、(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12、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

13、云间海上邈难期,赤心会合在何时。但愿尧年一百万,长作巢由也不辞。

14、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1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6、母亲的早亡,让他格外依恋父亲的教诲。可因他的失误,年迈的父亲不得已还要踏上南下的征途。

17、卢照邻,代表作:《长安古意》《十五夜观灯》《元日述怀》等

18、初唐四杰的诗歌扭转了唐朝以前萎靡浮华的宫廷诗歌风气,使诗歌题材从亭台楼阁、风花雪月的狭小领域扩展到江河山川、边塞江漠的辽阔空间,赋予诗以新的生命力。

19、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20、若说盛唐风骨,恐怕无人会否认他们四人的功绩。正是初唐的这场改革,为盛唐气象,增添了一笔慷慨与壮志情怀。

二、初唐四杰分别是杨炯王勃骆宾王和哪位诗人

1、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风行常有地,云出本多峰。

4、杨炯,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于显庆四年举神童。上元三年应制举及第。以边塞征战诗著名,所作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放。其他唱和、纪游的诗篇则无甚特色,且未尽脱绮艳之风。另存赋、序、表、碑、铭、志、状等50篇。

5、杨炯(公元650年——688年)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代文坛杰出诗人,初唐四杰排在之二。公元685年,杨炯因堂弟讨伐武则天兵败被杀受牵连,被贬梓州(今四川三台县)司法参军。在其任职的3年时间里,思念诗友和知已王勃,当他拜读王勃在彭州用生命的热血和天才的智慧创作的碑文和大量诗词歌赋后,被彭州的山山水水和人文历史所深深吸引。曾多次从三台到彭州实地考察,尤其对王勃在彭州创作的两篇碑文即《益州九陇县夫子庙碑》、《益州九陇县龙怀寺碑》由然发自内心的惊叹、并给予超历史常规的极高评价,盛誉为:“宏伟绝人,稀代为宝。”

6、武后垂拱元年(685)坐从祖弟杨神让参与徐敬业起兵,出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秋后迁盈川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官。世称杨盈川。

7、辞采华赡,格律谨严,擅长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为初唐罕有的长篇,当时以为绝唱。

8、心赏风烟隔,容华岁月催。

9、一生一死交情处。苍龙阙下君不来,白鹤山前我应去。

10、高宗乾封三年(668)初,出为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秩满,漫游蜀中。离蜀后,寓居洛阳。曾被横祸下狱,为友人救护得免。后染风疾,居长安附近太白山,因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

11、地位:“四杰”拔起于初唐,他们自觉地批判齐梁文风,反对华而不实的绮靡文风,抒发真情实感,扩大了诗歌的题材,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同时,他们又以大量的杰作,为五言律诗奠定了基础,并把七言古诗推向了成熟阶段,为盛唐之音的到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2、岐路三秋别,江津万里长。

13、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14、骆宾王(约公元638—684),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骆宾王在初唐四杰中虽排在第但他诗词却流传盛广。

15、主管:中共彭州市委宣传部

16、他们的诗歌扭转了唐朝以前萎靡浮华的宫廷诗歌风气,使诗歌题材从亭台楼阁、风花雪月的狭小领域扩展到江河山川、边塞江漠的辽阔空间,赋予诗以新的生命力。卢、骆的七言歌行趋向辞赋化,气势稍壮;王、杨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

17、(约637~约689),唐代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治今河北涿县)人。年少时从曹宪、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博学能文。高宗永徽五年(654)为邓王(李元裕)府典签。极受邓王爱重,邓王曾对人说:“此吾之相如(司马相如)也。”高宗乾封三年(668)初,出为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秩满,漫游蜀中。离蜀后,寓居洛阳。曾被横祸下狱,为友人救护得免。后染风疾,居长安附近太白山,因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徙居阳翟具茨山下,买园数十亩,疏凿颍水,环绕住宅,预筑坟墓,偃卧其中。

18、文学才华出众,善写散文,尤擅诗歌。现存诗30余首,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以突破齐梁“宫体诗风”为特色,在诗歌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明代童佩辑有《杨盈川集》十卷。

19、杨炯(650~693年),唐代诗人,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于显庆四年(659)举神童。上元三年(676)应制举及第。补校书郎,累迁詹事司直。

20、卢照邻的一生,几乎为悲剧的代表。年少时或许有短暂的踌躇满志,诗文一书便惊世。但却也因诗文而累,做了政治的牺牲品。

三、初唐四杰包括

1、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2、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

3、复有翻飞禽,徘徊疑曳属。

4、四杰的诗文虽未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初步扭转文学风气。王勃明确反对当时“上官体”,“思革其弊”,得到卢照邻等人的支持(杨炯《王勃集序》)。

5、初唐四杰是中国唐代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为“王杨卢骆”。四杰齐名,原并非指其诗文,而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后遂主要用以评其诗。杜甫《戏为六绝句》有“王杨卢骆当时体”句,一般即认为指他们的诗歌而言;但也有认为指文,如清代宗廷辅《古今论诗绝句》谓“此首论四六”;或认为兼指诗文,如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论此首时,举赋、檄、诗等为例。

6、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7、杨炯:字令明,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唐朝大臣、文学家,文学才华出众,善写散文,尤擅诗歌。现存诗30余首,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以突破齐梁“宫体诗风”为特色,在诗歌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8、初唐四杰眷恋彭州入骨入髓,入梦之魂,入情人心……

9、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10、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11、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初唐四杰简称为“王杨卢骆”。

12、我是无限向往,被王兄笔下的彭州山水深深吸引!

13、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14、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15、投稿邮箱:2840955915@qq.com

16、骆宾王无疑是初唐四杰之中政治素养最高的一位,但也是站队最为错误的一位。那个当年高唱:“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少年选择了武后的敌对方,也最终为自己的错误选项而丧失了后半生的故事。

17、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18、相思明月夜,迢递白云天。

19、剑门千仞起,石路五丁开。

20、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曾任虢州参军,他年幼时写的骈俪文《滕王阁序》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名篇,久为众口传诵。

四、初唐四杰名词解释

1、他们开始把诗歌从宫廷移到了市井,从台阁移到了江山和塞漠,题材扩大,思想严肃,五言八句的律诗形式由他们开始了初步的定型。

2、文坛的,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他们都是初唐中后期较有才华的诗文作家,四人年少就己才名远扬,他们的内容、风格等方面对宫体诗做出了巨大的突破,为唐诗带来了新的风貌,且他们的作品在唐代文学风气的转变上有过度的作用。

3、君不见长安城北渭桥边,

4、玉架残书隐,金坛旧迹迷。

5、A王之涣、杨炯、卢照邻、李贺

6、一乖青岩酌,空伫白云心。

7、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8、遥遥分凤野,去去转龙媒。

9、这位一生渴求被重用的天才,终究没有实现他的愿望。但他在为官期间,爱民如子,死后受尽百姓追忆与哀思。他用一生证明了自己的才华,用后世数百年的传颂来将自己的姓名,篆刻至所有人心中。

10、聪敏博学,文采出众。显庆四年(659年),进士及第,授弘文馆待制。上元三年(676年),参加制举,补为校书郎。永淳元年(682年),擢为太子(李显)詹事司直。垂拱二年(686年),贬为梓州司法参军。如意元年(692年),迁盈川县令。如意二年(693年),卒于任上。

11、初唐四杰为五言律诗奠定了基础,并且使七言古诗发展成熟。五言律在“四杰”之前已有出现,唐初诗人王绩(王勃系王绩侄孙)曾作过一些努力,但作品不多。

12、王勃寿促而才高,在当时文坛上曾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13、遗锦非前邑,鸣翠即旧台。

14、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

15、他的诗以五言为多,且多为成熟的律体。其诗偏于描写个人生活,亦有少数抒发政治感慨,隐含对豪门世族的不满,风格较为清新,只是有些诗篇失于华艳。他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一首五律名作。写友谊,注重人格平等,话离别,既一往情深,又心胸开阔,是初唐送别诗的一朵奇葩。

16、金貂有时须换酒,玉麈但摇莫计钱。寄言坐客神仙署,

17、千尺长条百尺枝,丹桂青榆相蔽亏。珊瑚叶上鸳鸯鸟,

18、杨炯(650年-693年?),字令明,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唐朝大臣、文学家,常山郡公杨初曾孙,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19、下列关于我国文化常识说法错误的是:

20、不汲汲于荣名,不戚戚于卑位。

五、初唐四杰之一是谁

1、文人大抵都是有惜才情结的,杨炯也不外乎如此,只是,他惜的是自己的才。

2、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3、上元三年(676年)八月,王勃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渡海溺水,惊悸而死。擅长五律和五绝,著有《王子安集》等。

4、若个游人不竞攀,若个倡家不来折。倡家宝袜蛟龙帔,

5、他们都是官小而名大,年少而才高的诗人,他们在初唐诗坛的地位很重要,上承梁陈,下启沈宋,其中卢、骆长于歌行,王、杨长于五律。后人所说的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从他们才开始定型。

6、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约生于公元650年(一说为647),死于676年。他是一个天才。传说他6岁就“善文辞”,9岁时见到《汉书》颜师古注,即作《指瑕》,批评颜的缺失。公元664年,刘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曾任虢州参军。后来往海南探亲,坐船时受惊而死。

7、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曾任虢州参军,他年幼时写的骈俪文《滕王阁序》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名篇,久为众口传诵。据说他写文章之前,把笔墨纸砚准备好,饮酒后蒙被而睡,醒后一挥而就,不改一字,时人称为“腹稿”,他的诗清新自然,一篇之中常有警句,有如奇花异草杂缀在幽谷之中,使人百读不厌。有名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他文章中的名句。王勃的作品,明人辑有《王子安集》。

相关文章

  •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两人

    一、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1、于是仍像当初那样携带关照那个人,世人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2、A.火烧新野B.火烧博望坡C.安居平五路D.火烧赤壁 3、单位:国药控股法…

    2023-10-16
    5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