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送龙应台
1、《目送》中的龙应台是一位对父母怜惜和体恤的女儿,是不舍得儿子离别的母亲,是一位牵挂朋友的好友,是一位承认自己失败与脆弱的勇敢者。
2、龙应台说,有了对生死的经历之后,开始觉得大部分社会议题其实都只是枝微末节。不过,她说“评论与文学,两者都是我”,而无论笔下书写的是什么,都总有一个核心,那便是对人最深的关切。“就真的明白,在这世间,没有什么可以附着依托,一切都必须是自我承担和接受。于是在感悟与悲痛间写下了散文集《目送》。
3、太疼的伤口,你不敢去触碰;太深的忧伤,你不敢去安慰;太残酷的残酷,有时候,你不敢去注视。
4、主旨:抒发对亲人的思念与缅怀,对生活的感受与体会。
5、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
6、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7、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
8、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母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9、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10、书中,龙应台写父亲的死亡、母亲的衰老和失智;写对父母的怜惜和体恤,写兄弟携手共行,儿子的离别,朋友的牵挂;写自己的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以及一个人的走路、赏树、观鸟、拍照、生活等。
11、龙应台承认,《目送》在她年轻十岁时是写不出来的,与之前出版的《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相比,“《目送》完全是‘暗夜行山路’的文章,完全是私己的”。
12、 《目送》是一本记录生活点滴的散文,讲儿子的离、母亲的老、父亲的逝、朋友的牵挂……相比于龙应台原来犀利的文字,更多的是一份来自生活的细腻、温柔、伤感与美丽,也正因为如此,更贴进了我此刻的心灵。
13、第一段作为母亲,龙应台叙述了儿子华安从第一天上小学起到中学、直至出国上大学十多年间的几个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离去,一次次目送他成长。
14、《目送》这个书名,来自于龙应台的同名文章,在文中她写了生命中两件“小事”:儿子16岁到美国当交换学生,在机场,她看着儿子通过护照检查、进入海关,背影倏地消失,没有回头;多年后,她父亲在医院的最后时光,她又看着轮椅上被护士推回房的父亲背影。
15、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16、《目送》74篇散文,除亲人的别离,还有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其间满是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缠绵不舍和决然的虚无——龙应台写尽了幽微。
17、她娓娓述说,述说着亲情的血浓于水,也述说着亲情离去的无奈与锥心疼痛,但更多的是告诉人们亲人的重要与亲情的珍贵,“作为父母的子女,作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转换——只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长,最后一次的目送却永别。”
18、“作为父母的子女,作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转换——只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长,最后一次的目送却永别。”这或许就是龙应台想要告诉给我们的生活与生命的本真。这些温情的语言,如一剂醒脑益智的良药,使我们深陷尘世羁绊的心灵,一次次得到解脱和自省。
19、在之前的推送评论中我看到这句话:
20、在暂时里,只有假设性的永久和不敢放心的永恒。
二、目送龙应台读后感
1、第二段,龙应台作为女儿,追忆自己成长的岁月中,与父亲的一次次别离:总是目送父亲的背影渐行渐远,直到有一天,在殡仪馆熊熊炉火里永远地消逝……
2、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彷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3、2004年,龙应台父亲的逝世,让她体味到人生如同“暗夜行山路”。此前,五十多岁的她,从未经历过任何至亲的死亡。“这与她台湾‘外省人’的身份有关。”作为从大陆到台湾的移民,除了父母兄弟,小时候的龙应台没有其他家族亲人,因为这一背景,她对许多“人生基础课程”的学习有着严重的时间上的延迟。
4、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5、我们这一代人,错错落落走在历史的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长。同龄人推推挤挤走在一块,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视。年长一点的默默走在前头,或迟疑徘徊,或漠然而果决。前后虽隔数里,声气婉转相通,我们是用一条路上的同代人。
6、《目送》散文集共由七十三篇散文组成,是为一本情感性的文集。书中,龙应台写父亲的死亡、母亲的衰老和失智;写对父母的怜惜和体恤,写兄弟携手共行,儿子的离别,朋友的牵挂;写自己的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以及一个人的走路、赏树、观鸟、拍照、生活等。从牵着孩子幼小的手、情意满满的亲情,到青春后期孩子与自己渐行渐远的背影;从陪着年迈母亲如带着女儿一般,思及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龙应台娓娓道来。
7、"Islowly...Donothavetochase"
8、《目送》是作家龙应台继《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后,龙应台再推出思考“生死大问”的作品,是一本感悟性的人生之书。
9、确实,我现在只能盼望我的内在继续充实,不停地往里面塞。等到满的一天,才能换下一个容器从头再来。
10、有时候,时代太残酷了,你闭上眼,不忍注视。
11、这些温柔动人的文字以深情笔触描写的母子间的有爱细节读起来令人柔软而动情
12、(喜欢,就转发分享哦)
13、通过这些事,她开始理解个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伤逝”和“舍”,并在文中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14、目送是龙应台的散文合集,关于和亲人之间的感情,包括和儿子,母亲,父亲。全书语言朴实真切,完全没有她当初《野火集》那般犀利,确实最温情。最著名的是那句“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有空找来书看看吧,可读性很强。
15、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16、“你别急,你先去读你的书、我也先去看我的电影,总有一天,我们会窝在一起,读同一本书、看同一部电影。”
17、金门的美,怎么看都带着点无言的忧伤。一栋一栋颓倒的洋楼,屋顶垮了一半,残破的院落里柚子正满树摇香。如果你踩过破瓦进入客厅,就会看见断壁下压着水渍了的全家福照片,褪色了,苍白了,逝去了。一只野猫悄悄走过墙头,日影西斜。
18、有的只是淡淡的失落,淡淡的无奈,这些淡淡的失落与淡淡无奈里寄托着的不仅是她对儿子与父亲的骨肉之情,更是她对这人生必经一幕的理性思考。
19、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20、世上六十亿人里,没有追求幸福的权利的,可能居大多数。
三、目送龙应台主要内容概括
1、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2、《目送》是一本情感性的文集。书中,龙应台写父亲的死亡、母亲的衰老和失智;写对父母的怜惜和体恤,写兄弟携手共行,儿子的离别,朋友的牵挂;写自己的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以及一个人的走路、赏树、观鸟、拍照、生活等。
3、生命中总有许多人被时光带走,或者失落在天涯,或者用死亡划开彼此的界限,像龙应台这样还活着的人,就不免要忍受一次次的别离,一次次的悲痛。目送,是送别离去的亲人和友人,也是送别过往难忘的记忆和美好的时光。在送别时,我们总要睁着眼睛,眼睁睁地看着对方离去。有的时候想,要是眼睛一闭不去看多好啊,不过这样就变成被亲人目送的人啦!笑。
4、这时她才明白,“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5、实质上分两种:一般都是失去重心造成的,虽然我们看守门员没有动,但实际上他的重心已经向球的反方向移动了,这时他发现球在另一边,但再想移动重心改变方向已经来不及了,这样我们就会看到守门员没做动作在目送球入网。还有是人的反应问题,如果守门员看到球再作出扑救动作,那么在球已经离门很近的情况,他就会只作出看的动作而没有在球进之前作出扑的动作,这种情况下也会出现你说的情况
6、以《野火集》、《百年思索》等作品
7、冬夜的街,很黑,犬吠声自远处幽幽传来,听起来像低声呜咽,在解释一个说不清的痛处。
8、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
9、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10、在文中作者多次使用反复手法。作用:突出父女母子离别时那一丝平静的哀痛。在《目送》中,龙应台明显地将笔触伸向了“人”的内心世界,用散文的方式,述说着生命中的悲欢离合。
11、还会有叔公之类亲戚的人际变化。等他到了五十岁,才上别人十几岁就上过的人生课程,我的父亲过世,第一次上课就是这重大人生事件。”这时她才明白,“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12、龙应台以她流畅的笔法写出了三代人的心情,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让每一代读者都从中有所感悟:再多的遗憾不舍都不过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只能往前走,用现在来填补过去的空白和伤口,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和解。
13、在《目送》中,龙应台明显地将笔触伸向了“人”的内心世界,用散文的方式,述说着生命中的悲欢离合。她娓娓述说,述说着亲情的血浓于水,也述说着亲情离去的无奈与锥心疼痛,但更多的是告诉人们亲人的重要与亲情的珍贵,“作为父母的子女,作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转换——只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长,最后一次的目送却永别。”
14、在文章里,作者的儿子在渐渐长大的过程中,用自己的时间无形的抵挡了母亲的靠近,当作者一寸一寸目送他远行企盼他回头时,他只自顾自的离开了。
15、龙应台说这是献给自己父亲、母亲和兄弟们的书。有评论者认为,这本书不仅是为作者的同代人写的,同时也是写给上一代和更年轻的下一代的。
16、《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
17、母亲在目送之时,心头是如何地激荡啊!孩子上学,留给了母亲一些轻松,但也留些许惆怅,就仿佛他的书包装走了妈妈的心一样
18、“就真的明白,在这世间,没有什么可以附着依托,一切都必须是自我承担和接受。于是在感悟与悲痛间写下了散文集《目送》。
19、作者:龙应台:1952年2月13日生于台湾高雄县大寮乡眷村,现代作家、"中华民国文化部部长"。1974年毕业于国立成功大学外文系后,赴美国求学,后获堪萨斯州立大学英美文学博士。1988年迁居德国,在法兰克福大学任教授。1994年,出版《人在欧洲》。1998年,她的三部书《啊,上海男人》、《这个动荡的世界》、《故乡异乡》在上海相继发行。
20、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四、龙应台
1、结构:结构是总分结构。
2、正如作者所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3、目送儿子,表达了对儿子的不舍和看到儿子与自己渐行渐远的难过。目送父亲表达了对父亲去世的痛苦和遗憾
4、龙应台说,有了对生死的经历之后,开始觉得大部分社会议题其实都只是枝微末节。不过,她说“评论与文学,两者都是我”,而无论笔下书写的是什么,都总有一个核心,那便是对人最深的关切。
5、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6、对作者龙应台来说,出于工作的原因,别母亲、别朋友、别儿子是家常便饭。但她有不同于常人的一种看透,尽管我们的一生中要重复不断的经历送别、回归、别离、重逢,她擅长的是如何巧妙地弥补起这段缺失的情感。所以对于这个年代,这本书能作为一门警钟,令人发省。
7、同名主打篇《目送》,这篇文章分成两个段落,
8、 人生是一场目送《目送》的作者是盛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