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洱143句精选文案

一、陈佳洱

1、在科学与学术漫长的严冬中,陈佳洱随技术物理系迁往陕西汉中北大分校,它远离城市,紧依秦岭,交通极为不便。在这里,身体本来就瘦弱的陈佳洱不再搞科研、教书,而是要接受体力劳动的“再教育”,垒护坡、养猪和修铁路,甚至扛100多斤的水泥。离开北京之前,陈佳洱卖掉了所有关于加速器的书,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用那些书了。

2、张百熙 (19001—19002)

3、朴素的言语下,是无法磨灭的情怀。

4、转眼到了回国前夕,研究能力出色的陈佳洱获得了国外学者的尊重与认可,也曾收到留在国外的邀请,但陈佳洱信守承诺回到了祖国。

5、什么是养老?养老是社会保障的一个种类。原为一种古代的礼制,择取年老而贤能的人,按时供给酒食,并加以礼敬。第二个意思是年老在家休养,现在的养老政策多是这个意思。第三个意思是扶养年老而不能自给的人。

6、回顾过去的跌宕与辉煌,以奖掖后进、微笑待人著称的陈院士,一再强调自己最愿意做的是教书和研究。他说,“现在还在带博士生、研究生,有些是北大的学生,有些是中科院的学生。和学生在一起,是件很快乐的事。学生们思想活跃,我喜欢与他们交流思想与价值观。”

7、李煜瀛(1928年6月—1929年1月)

8、(网络流氓们造谣杨振宁没有在困难的时候回国。其实,杨振宁1971年回国的时候,GDP比1955年还少80多亿美金,一样是雪中送炭。诋毁杨振宁不够完美的人,自己往往就是对吃喝嫖赌抽最津津乐道的人。)

9、座谈会上午9:30开始举行,由物理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姚伟主持。主持人简要介绍了与会人员,邵炳珠、闫书琴、赵绮秋、李景宏、郑红军、付姝阳、张光宇、李兆辉、刘伟、魏巍、王增斌、王轶民、苗元华、赵政鑫、肖丽等校友参加了本次活动。

10、末历任翰林院编修、陕西提学使、京师大学堂监督、学部副大臣。曾于宣统元年向溥仪进讲。辛亥后侨居青岛。民国政府礼制馆隶于政事堂。1914年7月1日,国务卿拟聘刘廷琛为礼制馆顾问,刘乃撰《复礼制馆书》以辞。

11、陆平(1914-2002)原名刘志贤,又名卢荻,吉林长春人。1933年入党,1934年至1937年在北京大学教育系学习,学生时代参加过“一九”运动。历任永吉市(现吉林)团委宣传委员,中共吉林市区委书记,河北省互济会秘书,北京大学学生会执委,北平市学联常委。

12、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是严复。

13、刚开始,陈佳洱是在牛津大学从事串级静电加速器的工作。他在那里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调试准备投入使用的一台加速器。调试时,他发现束流线设计有问题,并且非常直白地告诉了维尔金森教授。这位英国科学家非但没有生气,反而从此开始信任和器重陈佳洱,还让他就此写了一个内部学术报告。陈佳洱完成访问回国时,英国同事还将这个报告送给他做纪念,表达了对这位出色的中国同事的赞赏。

14、孙家鼐(1827~1909),字燮臣,号蛰生、容卿、澹静老人,安徽寿州(今淮南寿县)人。清咸丰九年(1859)状元,与翁同龢同为光绪帝师。累迁内阁学士,历任工部侍郎,署工部,礼部、户部、吏部、刑部尚书。1898年7月3日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受命为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首任管理学务大臣,1900年后任文渊阁大学士、学务大臣等。

15、我写了到英国的第一份报告以后,系里来信说,之前我曾提出做我们自己的等时性回旋加速器,因此希望我能够在英国学习等时性回旋加速器相关原理。我和威尔金森教授谈了系里的想法,得到了他的大力支持。为此他与英国正在主持建造等时性回旋加速器的著名物理学家劳逊(J.D.Lawson)联系,让他把我从牛津大学接到了英国哈维尔原子能中心旁边的卢瑟福实验室做访问研究。当时他们做等时性回旋加速器遇到一个困难,离子束从离子源出来以后90%都没了,劳逊先生要我研究清楚这些离子跑哪里去了。

16、汤尔和(1939年1月—1940年3月)

17、他说自己只是一个书生,却与两弹一星、夏商周断代工程这样的国家大手笔紧密联系在一起;他打开了北大通往世界一流大学的那扇大门,开“985工程”之先,又将北京医科大学并入北大,却说自己还是比较喜欢教书带学生;他在山河动乱的年代出生,在充满生机的岁月迷上科学,又在一场政治风暴中一度停滞迷惘……命运给了他过人的天赋、纯粹的向往和温和的性格,也给了他无数个意外与劫难。

18、在陈佳洱的心中,“文学和科学,如同父亲的两只臂膀,都是父亲的最爱。父亲穷其一生耕耘着儿童文学事业,我则用我的一辈子实践着父亲科学强国的理想。”

19、陈佳洱如获至宝,立即将这一意外喜讯向中国驻英大使馆报告,并通过使馆向北京大学拍发了请示专电!学校收到来电后,立即回电责成陈佳洱代表北京大学,与牛津大学的副校长签了协议。很快,陈佳洱就将这台加速器运回来了。由于陈佳洱对这台加速器了如指掌,随后通过组织攻关、升级改造,这台加速器的性能比在英国时还要好。

20、新中国诞生如同华旸出谷,召唤着即将高中毕业的陈佳洱。父亲的一些为祖国独立解放而出生入死的地下党朋友,用一个充满激情的建议,改变了陈佳洱已经选定的北京大学这一目标。他们希望陈佳洱考到东北老解放区的大学去,因为这个建议,陈佳洱报考了地处老解放区的大连大学电机系,最早的北大梦就这样同他擦身而过。1952年院系调整时物理系并入吉林大学,陈佳洱被恩师王大珩院士选中进入物理系,大学毕业留校任教。1955年,在导师“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院士的引领下,陈佳洱调入北大物理研究室任教,投身到中央在北大设立原子核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之中。

二、陈佳洱

1、郝平,男,汉族,1959年9月生,山东青岛人,198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8月参加工作,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

2、陈佳洱,这位年近80的老先生,怀着子承父业的作家梦当了科学家;研究了一辈子的加速器,却始终散发着儒雅的文士气息。

3、胡仁源 (1911—1912)

4、百年校庆让这所历史悠久的大学,再次大放异彩。也正是这一次校庆,北大正式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

5、聂元梓(1966年7月28日—1966年9月)(北京大学文化革命委员会筹备委员会主任)

6、柯劭愍 (1909—1911)

7、英国科学家眼中的“谐波加速之王”

8、更进一步,陈佳洱促成了北大与北京医科大学的合并。这种合并是在着眼于学科交叉的基础上做出的决定。陈佳洱在任北大校长时,还做出了理科生上语文课、文科生上计算机课的决定,他希望通过这样的努力,使北大的学生具有更高的人文和科学文化素质,能为国家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做更大的贡献。

9、我再问一句:你们的父母在退休之前工作拿不拿工资?你们的父母退休后拿不拿退休金?杨振宁向清华大学捐献600万美金以上,将每年清华给他的100万人民币全部捐献用于引进人才,你们的父母也好,你们自己也好,敢不敢说:我工作的时候不拿一分钟工资,我退休之后也不拿一分钱退休金?

10、张亨嘉 (19002—19002)

11、周培源(1902年8月28日-1993年11月24日)著名流体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

12、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这句话精辟地概括了北大的传统和北大的精神,也是北大历史的主旋律。北京大学必须秉承这样的文化和传统,培养和引进世界一流人才,把北京大学建设成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

13、陈佳洱,1934年生于上海,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教授。195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1955年来到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任教,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长期致力于粒子加速器的研究与教学。

14、同为世界著名科学大师,杨振宁和李政道一起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自从二人由于私人恩怨而遗憾的分道扬镳之后,在这些年来,杨振宁确实比李政道声誉更大。杨振宁和李政道合作完成了“宇称不守恒”,仅仅凭借这项贡献,就立即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吴健雄也应该同时获奖,可是由于她是一个女性,被遭遇了性别偏见……所以很遗憾。“宇称不守恒”是很重要的发现,推翻了科学界30年的共识。为了争夺这项发现的“第一人”,李政道和杨振宁有了一些矛盾。但是,我们现在基本可以肯定,当时李政道和杨振宁他们不能独立做出这项贡献,离开谁都不行,至于谁是“第一”并不特别重要。

15、后来有个大爷认为该女尸是自己女儿,但是经过法医的检验和DNA对比后,发现完全没有血缘关系。可是大爷死活认为就是他女儿,说什么衣服一样,外表也一样。

16、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国立北京大学时期:

17、周其凤(2008年11月—2013年3月)

18、我最开始在大连大学工学院读书,1952年院系调整,从大连大学转到了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物理系。给我上原子物理课的老师,是著名科学家、“两弹元勋”朱光亚先生。

19、校庆一结束,陈佳洱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利用这样的机遇,与清华联手建造世界一流大学。他找到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王大中,两人一拍即合,签订携手共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协议——包括学分互认、教授互聘、资源共享、后勤共建等在内的八条协议,并在此基础上向中央上报在中国实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计划”的建议书,这就是后来“985工程”的雏形。

20、父亲常给他讲故事,最早是童话故事,常是讲到一半,便打住说,“你自己去看吧”。这成了陈佳洱步入阅读之门的敲门砖。看到不懂的地方,就问做钢琴教师的母亲。

三、陈佳洱朗读者

1、在英国两年多的访学中,我逐渐学习掌握了等时性回旋加速器基本规律。1966年2月,我回到了祖国,将在英学习情况向国家科委基础局局长进行了汇报。他听了很高兴,马上给我拨款500万元,让我在中国制造当时最先进的等时性回旋加速器。我当然特别高兴,因为在当时500万元可是一笔巨款啊!正当我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我一度被扣上了五顶帽子,被关押起来进行劳动改造。那时候,我甚至觉得这辈子再也搞不了加速器了,把英国带来的书籍资料都卖掉、扔掉了,只留了三个笔记本作为纪念。

2、1978年举行全国科学大会前夕,由钱三强亲自点将,陈佳洱从汉中返回北京,参与制定低能核物理加速器研究的规划。

3、周培源(1978年7月—1981年3月)

4、记得一个法医讲的一件事情:他们出警去检验一名女尸,已经高度腐败,检查完毕后发寻尸启事。

5、吴树青(1989年8月—1996年8月)

6、教授,生物化学家。浙江吴兴(今湖州)人。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42年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4年回国。曾任重庆桐油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1946年起,历任北京大学化学系、生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1981年5月至1984年3月任北京大学校长。

7、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现代中国学术史上会通中西、接通华梵、熔铸古今的国学大师之一。与陈寅恪、吴宓并称“哈佛三杰”。

8、北京大学(PekingUniversity)简称“北大”,诞生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最早以“大学”之名创办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北大是中国近代以来唯一以国家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北大催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学制,开创了中国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农科、医科等大学学科,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9、蒋梦麟(1930年12月—1937年7月)

10、看第二个意思,年老在家休养。杨振宁是不是年老?八九十岁了。年老了怎么没有退休呢?在中国,一个普通人不是60岁就正式退休了吗?然后在家颐养天年了吗?他们辛苦了一辈子,凭什么还要给社会再继续做贡献呢?看看杨振宁,80多岁90岁,还在一线给中国的大学带学生,亲自做科研,据朱邦芬院士,在清华的杨振宁“每天晚上给我发工作邮件都是在凌晨”。

11、中华民国成立后,北洋政府于1912年5月3日批准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校,严复成为北京大学首任校长。

12、1972年,他开始致力于研制螺旋波导加速器的工作,不仅从理论上研究了导致螺旋线的动态不稳定的特性,还建成了第一台可用的螺旋波导加速器样机。

13、1871年(同治十年)福州船政学堂毕业,为该学堂第一届毕业生,先后在“建威”、“扬武”两舰实习5年。

14、(卢昌海对杨振宁的评价)

15、法医还专门询问了是不是收养的,是不是妻子前夫的,一一排除后,老爷子死活不听,还不断向上告状,说民警办案不力。

16、回到汉中后,我找了几个志同道合的同事一起做研究。在秦岭的山沟里,我们几个人排除万难,花了一年的时间,把螺旋波导加速器做了出来。当时我还提出了束流脉冲化的二维理论。在加速器做好后,我利用北京师范大学的高压倍加器引出的束流,进行螺旋波导加速器的载束实验。当螺旋波导加速器运行在聚束器状态下,在不同的功率时得到的束流脉冲波形与我提出的二维理论完全一致,证明了这台加速器和束流脉冲化的二维理论都是成功的。后来,这项成果获得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奖。

17、北大历任校长名字:孙家鼐、许景澄、张百熙、张亨嘉、李家驹、朱益藩、刘廷琛、柯劭愍、劳乃宣、严复、何燏时、胡仁源、蔡元培、蒋梦麟、胡适、汤用彤、马寅初、陆平、周培源、张龙翔、丁石孙、吴树青、陈佳洱、许智宏、周其凤、王恩哥、林建华、郝平。

18、但仅仅是科学上的贡献,还不足以让杨振宁获得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杨振宁之所以成大名,还在于他是一个极其出色的社会活动家。按照华桐院士的说法,杨振宁是最厉害的外交家,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增进友谊的外交事业做出了大贡献。比如,杨振宁1971年就频繁回国访问,属于“破冰之旅”,轰动了全世界。他之后一大批海外科学家才开始回国。杨振宁回美国之后,到美国大学做了70多场演讲,大说中国好话,消除了不少人对我们的误会。

19、陈大齐(1929年1月—1929年8月)

20、一切就绪后,就开始上课了。胡济民先生讲核理论,虞福春先生讲原子核实验方法,卢鹤绂先生讲加速器和反应堆,朱光亚先生讲核能谱。几位教授负责讲课,我则负责带刚毕业的几位助教把核物理实验排出来。可是这些实验我也没做过,不知道该怎么排。后来虞福春先生找来一本英文的《实验原子核物理》,我就参考这本书选了八个实验,跟朱老师商量,确定下来后开始排实验。

四、陈佳洱简历

1、系主任、副校长、乃至校长,他人眼中的光辉岁月,陈佳洱却十分淡然。面对北大,他的态度始终谦虚而诚恳,“我当北大校长是机遇使然,是历史让我肩负的一种责任,并不是我本身有多大能耐”。

2、(这栋陈赛蒙斯楼建成于2005年,是杨振宁亲自远赴海外为国内大学拉到的赞助)

3、汤用彤(1949年5月—1951年9月)

4、朱益藩 (19007—19012)

5、参考资料:北京大学官网北京大学历任校长的生平事例

6、物理分会理事1994级刘伟校友获得了第三届“高度教育杯”物理课比赛的全国总冠军,他谈了自己听完报告后的心得体会。他首先向陈佳洱老师表达了敬意,他1998年进入北京大学攻读硕博,因此佳洱老师也是他的校长。刘伟校友谈了自己做老师的体会,既有成就感又责任重大。表示要向佳洱老师学习,传承师德。

7、“我少年时,国家积贫积弱被人欺凌,我们那代人都希望祖国兴盛强大,我投身核物理研究也是响应国家的需要。现在国家强大了,希望人民能享受更好的生活,缩小贫富差距,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陈院士的这番话语仍在我的耳边回响。

8、何燏时 (1912—1911)

9、许景澄 (1807—1900.07)

10、科学是我心中的温暖和愉快,你使我无所畏惧,视死如归。入狱者虽难得重见天日,你却能把锁链和铁窗粉碎。——布鲁诺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并且他是一个小孩,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居里夫人科学是一种强大的智慧力量,它致力于破除禁锢着我的神秘的桎梏。——高尔基各种科学发现往往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勤奋和创新精神。——钱三强科学事物,必须不断研究,认真实验,得寸进尺地深入、扩展,通过韧性的战斗,才能可能获取光辉的成就。——陈佳洱科学的不朽荣誉,在于它通过对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

11、在如今嘈杂的大环境下,网络力量充斥着一切,许多人成为手机奴,观看各大综艺节目成为众人嘻哈放松的途径之各档新鲜优秀的影视剧作更是数不胜数,人心难免浮躁不安,读书也成为少数人的喜好。《朗读者》这一档节目的播出,可以说是网络节目中的一股清流,通过平和真挚的朗读,描述人生之真谛,展现人的真情实感。

12、早在1955年,从各地调到北京大学参加筹建物理研究室的教师中,既有朱光亚这样一些知名教授,也有一些副教授和讲师,陈佳洱是唯一的一名助教,一位二十刚出头的毛头小伙子。由于他个子小,又十分消瘦,活像一名中学生,刚报到时一些领导不认识他,见了他时还很诧异:“这是从哪儿来的一个小孩子?”然而,就是这位身材单薄、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四年后首次提出了开展等时性回旋加速器研究课题的建议,并得到了国家科委的支持。这因此成为他从事的第一个加速器研究课题。

13、第我们应该欢迎杨振宁养老。

14、因缘际遇,在工学院学电的陈佳洱碰到了刚从英国回来的国际著名光学专家王大珩先生,他在大连大学主持普通物理实验课。课程以严格和高难度著称,要想得到一个代表优秀的五分非常困难,以至于学生们约定,谁得了王老师的五分,就得请大家吃花生米。那一学期,陈佳洱请同学吃了三次花生米。

15、所以,杨振宁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很成功、很厉害的外交家。李政道与杨振宁比,则略显低调,属于传统意义上的“书斋知识分子”。这主要是他们的性格不同所致。一个外向,一个内向,都没有错,只是杨振宁过的更加精彩一些。杨振宁和李政道,都是中华儿女的杰出代表,他们在大局上有大功劳于中国,而他们的私人恩怨,并不妨碍他们留名青史,流芳百世。

16、1879年6月(光绪五年五月)毕业于伦敦格林威治的皇家海军学院,回国后,被聘为福州船政学堂后学堂教习。

17、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教育家、加速器物理学家。

18、1998年,校庆前几天,总书记来到北大,见到陈佳洱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是来给北大暖寿来的!

19、聂元梓(1966年9月11日—?)(北京大学文化革命委员会主任)

20、陈佳洱终于等到了科学界的春天。

五、陈佳洱文集

1、“小时候我印象最深的书是《伟人孙中山》。书里说,孙中山小时候问母亲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母亲的回答,人生就像梦一场,不小心就溜走了”。

2、钱锺书曾说,只有中国才肯给科学家大官做。陈佳洱不巧正是做了大官的大科学家,他是一位物理学家,科学院院士,他曾是北京大学的校长,他也曾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主任。

3、张百熙(1902年1月—1904年2月)

4、在学术和工作上,他一丝不苟,有着一位理工科科学家一贯的严谨作风;而在生活中,他儒雅谦和,将中国文士的传统美德充分演绎。

5、张龙翔(1981年5月—1984年3月)

6、20世纪60年代初,中科院的党组书记张劲夫同志跟英国皇家学会谈判,决定互派访问学者。中科院派两名学者,高校派两名学者,北大推荐了我。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批公派前往资本主义国家留学的学者,我既想虚心求教,认真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科技,又觉得我作为新中国自己培养的年轻科学家,要做出一番成绩,为中国争一口气。

7、永勿屈服于悲愁,要一直抗拒,否则这习惯变会得寸进尺。——英国地质学家史密斯得寸进尺名言不要屈服于忧愁,要坚定地抗拒它,否则忧愁这习惯就会得寸进尺。——英国地质学家史密斯朋友之间,相求小事,顺水人情,理当成全。过分要求,得寸进尺,是存心丧失朋友最快得捷径。——台湾女作家,原名陈懋平三毛科学事物,必须不断研究,认真实验,得寸进尺地深入、扩展,通过韧性的战斗,才能可能获取光辉的成就。——陈佳洱

8、张亨嘉(1847—1911),字燮钧,一字铁君,福建侯官人。生于清宣宗道光二十七年,卒于逊帝宣统二年,年六十四岁。同治五年(一八六六年)举人,光绪九年(公元一八八三年)进士,值南书房。官至礼部左侍郎,当拳匪祸作,极谏董福祥骄纵不可用,几罹祸。督湘、浙学政,尤励节爱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十四年,视学湖南,念儒官为士模范,不激浊扬清,曷以励风教。疏荐文行交修者数人,士习为一变。

9、《活着》讲述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

10、陈佳洱在英国取得的最大收获,是掌握了等时性回旋加速器中心区中粒子束的运动规律,他在研究和实验中将其束流量提高了三倍以上。以前,在谐波加速中粒子数损失得只剩百分之他将其提高到百分之四如果条件再改进的话,还可以更大;他发现造成粒子数真正损失的机制,不是在整个加速过程中,而是在最初阶段,假如不在中心区采取措施,束流量会连续衰减。陈佳洱因此被一个英国同事兴奋地称赞为“谐波加速之王”。

11、邮箱:23530608@qq.com

12、陈佳洱最早做北大梦的时候,他还是位育中学里的中学生。那时,他心中有一种强烈向往,考大学时,一定要去北京大学。这所在中国科学文化建设和社会历史进程中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著名学府,对少年陈佳洱有着非同一般的吸引力。

13、后来写毕业论文时,我就选了朱光亚先生做导师。他给我出了一个题目:探测β射线的核子计数管。他对我要求非常严格,我每周都要把阅读文献的笔记交给他来批阅。理解得不深或错误的地方,他都要画出来,帮我纠正。在他的教导下,我成功做出了我们国家第一个测量β射线的核子计数管。

14、物理分会郑红军副会长表示自己很受感动,一定要以陈先生为楷模,学习陈先生的精神品格。郑红军副会长表示自己一定要做好校友会工作,服务吉大校友、传播吉大精神。

15、看第三个意思,扶养年老而不能自给的人。如前文所述,杨振宁不靠你中国提供的工资过活,他也不是落魄的时候才想起中国的好而回来。杨振宁在90年代到清华之前,美国大学给杨振宁几十万美金高薪挽留,杨振宁拒绝了这笔巨款,坚持到清华做一个20多年不拿一分钱工资的教授。我问一句,你们有没有胆量说:我就不要这笔巨款?

16、1955年5月底,我来到了物理研究室当助教。那时候,我得知要来北大,非常高兴,因为我一直对北大很向往,但是这个物理研究室虽然行政上属于北大,办公地址却不在北大,而是在中国科学院的近代物理研究所内。那时候研究室刚刚创建,什么也没有,就在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钱三强先生的办公室306房间办公,在研究所内的代号是物理六组。

17、“我说要对得起‘北京大学’这四个字。至少在我这一任上,能够朝着与北京大学地位相适应的方向有所发展。”陈佳洱一直以自己的方向,执着地带着北大前行。

18、劳乃宣 (1911—1902)

19、“如果说我作为校长有什么体会的话,我觉得北大的教师、学生应该说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教师、最优秀的学生之一。这也是我作为北大人最值得骄傲的地方。”陈佳洱说。

20、当时唯一有的,是一台从苏联进口的25兆电子伏电子感应加速器,不但加速能力小,也不适合研究核物理。在物质资源缺乏、技术落后的年代,对科学、对国家的真挚热爱,就是一种生产力。陈佳洱将一些年轻教师和学生组织起来,照猫画虎地做起30兆电子伏电子感应加速器来,“在大家的努力奋斗下,靠着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精神,竟然把一台30兆电子伏电子感应加速器建起来了”!

六、陈佳洱

1、为此,胡济民先生带队到莫斯科去考察加速器。苏联教育部建议我们引进比较便宜的电子感应加速器,于是我们就从苏联引进了25MeV(兆电子伏)电子感应加速器。设备运到北京后,组织上调我去当加速器教研室的主任,让我负责安装、调试这台电子感应加速器。后来清华大学也进口了一台。我们比较努力,比清华早两个月调试出来。但是当我们真的用它来做实验研究时,才发现这台加速器原来不是用来做核反应研究的,而是做探伤用的。它的能量达不到光核反应巨共振的峰值,不能满足我们研究的要求。于是,我和一些年轻的老师、学生一起钻研,对照这个加速器,照猫画虎地自主研制出一台能量达到30MeV的电子感应加速器,以满足我们科研的要求。

2、丁石孙(1984年3月—1989年8月)

3、父亲陈伯吹,是我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对自己的言传身教,润物细无声。父亲曾不厌其烦地对他说:“如果不是家里清贫,我会去念数学,用科学富强祖国。”陈院士曾写过一篇题为《难忘的游戏》的散文,回忆父亲对他的科学启蒙——

4、有趣的是,陈佳洱对于科学的赤诚之心,却是源自身为文学家的父亲陈伯吹。

5、蒋梦麟(1886-1964)原名梦熊,字兆贤,号孟邻,浙江余姚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曾任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部长、行政院秘书长, 长期担任北京大学校长。

6、张亨嘉(1904年2月—1906年2月)

7、人生如梦,而陈佳洱将一生都用于对真理不遗余力的追求。“说老实话我是书生一个,我最愿意做的是教书和研究”。

8、1978年3月,盛况空前的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次大会是我国科学史上空前的盛会,标志着“科学的春天”到来。我有幸参加了这次盛会。开幕式上,邓小平同志做了重要讲话,他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还指出知识分子是脑力劳动者,也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我听了以后非常激动,忍不住流下热泪。我觉得我的政治生命恢复了,科学生涯又重启了!我切身感受到科学的春天带来的温暖。小平同志还强调:必须打破常规去发现、选拔和培养杰出的人才,把尽快培养出一批具有世界第一流水平的科学技术专家,作为我们科学、教育战线的重要任务。

9、那是1970年代,北大教授王选以一个科学家的远见卓识敏感地感受到一个机遇的来临,在先后四代照排机技术中,他果断地选择了西方还没有产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志在跨过西方40年走的路。经过他率领团队进行攻关,一举完成了1:500的高倍率汉字字形信息压缩方案,这是一项领先西方的技术。继而,他又一鼓作气,发明了汉字字形信息高速还原技术、不失真的文字变倍技术。从而获得了9项中国及欧洲的发明专利,成为国产电子出版系统的技术核心和基础。1979年7月,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原理性样机研制取得初步成果。1985年,王选主持开发的II型系统投入生产性使用。至此,这一成就成为中国印刷史上继活字印刷后一千多年来,又一个伟大的发明。

10、1920年因哮喘病久治无效,回到福州养病。

11、“振兴学科,先要把人心振奋起来。”百年校庆,让陈佳洱感到机会来了,为了借此振兴北大士气,他三请江泽民。

12、许景澄(1845-1900) 字竹筠,浙江嘉兴人。清同治进士。1898年7月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1899年7月—1900年7月任暂行管理大学堂事务大臣。

13、陈佳洱从汉中返回北京,是在1978年举行全国科学大会前夕。钱三强点名让陈佳洱回北京,参与制定低能核物理加速器研究的规划。1979年,北京大学汉中分校撤销,技术物理系回到阔别十年的北京。

14、朱光亚先生是西南联大的学生,曾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留学,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回国。那时候,抗美援朝正在进行,经过志愿军战士的浴血奋战,美国人不得不与我国进行停战谈判。但在停战谈判中,美国仍不时对我们挥舞“核大棒”,进行“核讹诈”,拿核武器威胁我们。因为朱光亚先生是学原子核物理的,所以组织上派他去朝鲜板门店参与谈判,任停战谈判志愿军代表团外文秘书。由于他表现优秀,还因此获得了一枚军功章。

15、陈佳洱率领研制组从螺旋线绕制、高频测试到稳定运行,硬是在当地艰难的条件下,研制出当时国际上尚无经验的新型加速器,并结合束流群聚理论建成了一台螺旋波导聚束器。陈佳洱将它安装在北京师范大学的400kV高压倍加器之后,只用4W的射频功率,就高效地将350keV的连续氘束,群聚为1纳秒的脉冲束,实验结果与他的聚束理论预计完全一致。

16、近日,2013年北京大学“蔡元培奖”公布,包括北大原校长陈佳洱、新中国行政法学开拓者罗豪才在内的10位教授获此殊荣,“蔡元培奖”每5年评选一次,被视为北大教师的终身成就奖。我们借此得以走近陈佳洱。

17、座谈会后与会校友合影,为陈佳洱校友举行生日午宴。

18、1955年1月15日,毛主席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讨论决定在我国建立并发展原子能工业。发展原子能事业需要人才,所以周总理专门批示教育部在北京大学建立原子能人才培养基地。为此,教育部让北京大学依托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建立了一个物理研究室,并从各地抽调一批著名核物理学家来参与筹建工作,其中就有朱光亚先生。朱先生到了物理研究室以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他指导过我的毕业论文,知道我很努力,所以就把我也调到物理研究室工作。

19、陈佳洱院士如同是一条奋发上扬的放射曲线。他微笑的面容、瘦弱的身躯,蕴含着令人惊叹的爆发力和创造力!他的人生轨迹与两弹一星、夏商周断代工程这样的国家大手笔紧密联系在一起;他打开了北大通往世界一流大学的那扇大门,开“985工程”之先,又将北京医科大学并入北大;他在山河动乱的年代出生,在充满生机的岁月迷上科学,又在一场政治风暴中一度停滞迷惘……命运给了他过人的天赋、纯粹的向往和温和的性格,也给了他无数个意外与劫难。

20、1953年,朱光亚先生(右)对陈佳洱进行口试

1、北大历任校长名字:孙家鼐、许景澄、张百熙、张亨嘉、李家驹、朱益藩、刘廷琛、柯劭愍、劳乃宣、严复、何燏时、胡仁源、蔡元培、蒋梦麟、胡适、汤用彤、马寅初、陆平、周培源、张龙翔、丁石孙、吴树青、陈佳洱、许智宏、周其凤、王恩哥、林建华、郝平。

2、李家驹(1906年2月—1907年7月)

3、北大由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是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京港大学联盟、亚洲大学联盟、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国际公立大学论坛、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重要成员。

4、1942年10月14日生,江苏无锡人,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经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理事长,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

5、参考资料:北京大学官网历任领导

6、同时,他又是出了名的随和。

7、柯劭愍(1848年-1933年),字仲勉,又作凤孙、凤荪、凤笙、奉生等,号蓼园,室名岁寒阁,山东胶州市胶城镇东关姜行街人。民国初年国学家、史学家。曾任辅仁大学(北京)董事会董事。1910年12月—1911年12月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相当于现在北京大学校长)。

8、北京大学,创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成立之初为中国最高学府,同时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中华民国建立后,校名改为北京大学校,后又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

9、1972年,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过问下,国内基础研究逐步恢复。当时技术物理系虽以核科学为方向,但还没有可用的加速器。因为科学而获罪的陈佳洱,再次因科学而回归到加速器的研究事业,他建议研制螺旋波导直线加速器和5MV静电加速器。

10、那时清华大学也想做新的加速器,就请北大把我从汉中叫回北京,跟清华几位老师一起讨论新的加速器研制方案。可惜新方案中加速器的规模不小,不适宜在汉中研制。为此我要求学校让我在北京多待几天,借机做些调查。那时候,北京化工学院有一个存放科学技术文献材料的资料室,我就到那里去查阅文献。结果,我看到法兰克福大学有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新的加速器结构的概念,叫螺旋波导加速器。这个加速器尺寸很小、结构简单,我觉得可以在汉中试试研制。

11、何燏时(1912年12月—1913年11月)

12、陈佳洱学贯中西,又在朱光亚、钱三强的领导下参加“两弹一星”的攻关的实践,深知创新科技的重要性。他说:“科学事物,必须不断研究,认真实验,得寸进尺地深入、扩展通过韧性的战斗,才能可能获取光辉的成就。”而且,他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与推广科研新成果方面,不遗余力。

13、我从1955年来到北大,始终跋涉在核物理的山路上,攀登加速器研究的高峰,北大的精神和气质流淌在我的血液里。我感觉到,北京大学作为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最宝贵的光荣革命传统就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发扬北大优良、光荣的传统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以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大踏步前进!

14、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到了1963年,作为中科院与英国皇家学会的交流项目,中国拟选派几名交流访问学者前往英国游学,在众多的候选人中陈佳洱脱颖而出被派往英国。“寻找失踪的粒子”是他在英国面临的第一个科研课题。在此期间,他遇上了两位对他影响至深的学术导师、著名核物理学家维尔金森和劳尔森教授。

15、昔日令陈佳洱引以为傲、为科学事业奉献的一切,却成为今日之罪名,连去牛津也成为“黑帮分子”和“资产阶级反动权威”的罪证。因为是系主任,被打成“走资派”,又因为曾说服同事撤掉大字报,变成“右派”,还因为一张由记者违规偷拍的加速器照片被冠以特务嫌疑。回首往事,陈佳洱显得很平静,淡淡的自嘲中仿佛带有一丝苦涩,“反正我的帽子挺多的”。

16、王大珩认为,要办好工科,培养高素质的工科人才,没有理科不行,就建议在工学院里建一个应用物理系,由他担任系主任。这一年,陈佳洱大二。正是普通物理实验课上的“五分”,将他送入物理系学习,从此,陈佳洱正式走上了物理研究之路。1952年,由于全国院系调整,陈佳洱和大连大学物理系的同学全部调到东北人民大学(后来的吉林大学)物理系学习。

17、学校里带我的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德尼斯·威尔金森(DenysWilkinson)。他对中国很友好,让我参加当时牛津大学的串列静电加速器安装调试工作。这是一台实验室用250万美元从美国买来的设备。但是这台加速器出来的束,经过分析器以后,衰减了很多,他们一直找不出原因。我白天跟他们一起工作,晚上自己进行数据和理论分析,经过推演,我发现谱仪里边装的挡板位置不对,所以接收度受到影响。但是我也不敢告诉他们,怕人家说你刚来就指手画脚。这时,刚好威尔金森找我谈话,问我对这个情况怎么看,我就坦白地告诉他我认为这里有问题。他听了之后很高兴,让我写份报告。这是我到英国写的第一份报告。

18、第二天我回到实验室的时候,正好是午饭时间,我一进入饭厅,立即变成餐厅中的明星人物,所有的同事都向我围拢过来打听中国为什么能这么快造出原子弹。英国人对一穷二白的新中国能这么快地掌握原子弹的核心技术觉得难以置信!开始,英国同事以为我们是用苏联援助我们的“一堆、一器”上生产出来的钚做的原子弹。后来,哈维尔中心对从大气层漂浮过来的核爆炸尘埃进行分析,发现我们爆炸的是铀弹,这使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表明中国已自力更生地建立起自己的核工业体系。

19、第杨振宁没有养老。

20、刘哲(1927年8月—1928年6月)

1、最后马琰铭院长盛赞陈佳洱校友是吉大物理人的楷模和骄傲,祝先生健康长寿,并向先生赠送了他担任主编的《陈佳洱与吉林大学》画册作为生日礼物。

2、科学之路并非坦途,学无止境,在有限的人生里忍耐求索之路可能遭遇的无数失败、寂寞与艰辛,一定是源于对科学本身的热忱。

3、直到一件事的发生,改变了这种情况。那时候英国正在大选,电视里全是大选的新闻。有一天,突然所有屏幕上大选的画面都没了,打出两行字:“中国今天成功爆炸了原子弹。”我对此印象很深,那天是1964年10月16日。当时,身边的英国同事都不相信,纷纷向我求证。当时我也拿不准,所以连夜搭乘火车从牛津赶往伦敦,到驻英大使馆求证。当使馆党委书记告诉我中国真的成功爆炸了原子弹,我高兴得跳了起来!

相关文章

  • 快乐的农夫钢琴教学视频

    一、快乐的农夫 1、“谁弹巴赫,谁就是我的哥们儿。” 2、平安/喻越越《信仰》央视“心连心”(改革开放再出发) 3、许久之后,大风终于停了下来, 4、 浏阳河小小鲤鱼粉红鳃 今夜是…

    2023-10-24
    59
  • 谈论人生哲理127句精选文

    一、谈论人生 1、中医认为骨髓炎的发生与病理变化与机体的脏腑、气血、经络等的功能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气血充足,脏腑壮实,经络通畅,则抗病力强,即使发病,其损害也轻微…

    2023-10-24
    59
  • 励志人生格言八个字11

    一、励志人生 1、当你很累很累的时候,你应该闭上眼睛做深呼吸,告诉自己你应该坚持得住,不要这么轻易的否定自己,谁说你没有好的未来,关于明天的事后天才知道,在一切变好…

    2023-10-24
    59
  • 形容克服困难的名言50句

    一、克服困难的名言 1、要是一个人,能充满信心地朝他理想的方向去做,下定决心过他所想过的生活,他就一定会得到意外的成功。——戴尔·卡内基 2、困难产生于克服困难的努力中…

    2023-10-24
    59
  • 笨鸟先飞的故事和道理

    一、笨鸟先飞的故事 1、白话释义:所以一步步不停,跛鳖千里。 2、是一个公益国学课堂,每周一至周五推出。 3、解释:勤奋能够弥补不足。 4、王守仁出生在一个封建贵族家庭。他…

    2023-10-24
    59
  • 关于节气的俗语谚语14

    一、俗语谚语 1、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2、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3、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4、0吃称饭(隔夜饭)也着看天时。 5、井底蛙:孤陋寡闻、见识短浅的…

    2023-10-24
    59
  • 法制名言警句短句52句精

    一、法制名言警句 1、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荷)格老秀斯 2、8) 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的基础。——…

    2023-10-24
    59
  • 关于桂林的诗句和俗语

    一、关于桂林的诗句 1、杜鹃艳,铁杉阔,圣猫呼。 2、红翩霜叶金风剪,幽芳菊婷无限。疏影婆娑,玉峰妩媚,海映凸峰呈现,扬帆宏展,看迤逦漪澜,妖娆波面。禹甸多娇,太阳圆脸…

    2023-10-24
    59
  • 班风班训班级口号大全

    一、班级口号大全 1、体育使城市充满活力,城市因体育勃发生机。 2、耕耘分秒,勤奋造就天才;积蒿力量,实力铸就辉煌。 3、励精图治,开拓进取,超越刘翔,从我做起 4、不耻下问…

    2023-10-24
    59
  • 苏霍姆林斯基简介145句精

    一、苏霍姆林斯基简介 1、让瓦西里·阿列山大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的形象和思想永远成为您的引路的明星。 2、她非常肯定地说:“是的。但他生前一直没有停止写作。后来,这本书…

    2023-10-24
    5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