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教案高中语文110句精选文案

一、论语十二章教案

1、但实际上,这一句都是在围绕追求高尚的品德这一个主题而言的。唯有品德高尚者,才能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中庸》中引用孔子之言曰:“正己而无求于人则不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就是对这句话的进一步阐释。

2、诵读法、小组合作、质疑、探究法

3、所选的十二章语录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经典论述,都是蕴含着精深哲理的名言警句。

4、根据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三者是密不可分的,学习态度是先决条件:人要热爱学习,以学习为乐趣,要谦虚向别人学习,珍惜时间等。

5、正确的知识,如科学一定要由浅入深、按部就班去学习。不学习而光思考,不按照科学知识去思考,容易陷入迷误。只有学习与思考结合,才能学到正确的知识,不致胡思乱想,陷于迷误。

6、寓意:要端正学习的态度,乐于学习、安贫乐道,无论身处那种环境都应将学习当做一种乐趣。

7、学什么?向谁学习?如何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8、这个字本来指传递信件,也可以引申为重要的物品。因此,必须不能遗失,就需要人们手把手传递,少了一个人都传递不到目的地。同样,我们的学习也要按时,不能有一天懈怠。

9、十有五:十五岁。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10、勤学好问、志向坚定、关注时弊

11、①不求安饱,就有道而正:好学

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⑴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14、赏析:贤哉,回也!(断句)依次解释: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陋:在别人都以这种生活为苦,哀叹抱怨的时候,颜回却不变他乐观的态度,多么令人敬佩。(断句)贤哉,回也!解释:反复手法的运用,加强赞美。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

15、第八章: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又好比平整土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继续,还是要自己去干的。”

16、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17、子曰:“是何言也?君子达于道之谓达,穷于道之谓穷。今丘也拘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所也,何穷之谓?故内省而不改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大寒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后茂也。陈蔡之厄,于丘其幸乎!”(《孔子世家》)

18、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19、挑选子自己喜欢的句子,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看看哪一个小组背得有多又快

20、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二、论语十二章教案高中语文

1、⑨智、仁、勇成就完美人格

2、不亦悦乎(yuè)传不习乎(chuán)知之者不如好之者(hào)

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川上:河边。川,河流。

5、子曰:君子不器。(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不应该仅仅只是一种可供使用的器具。)

6、在哲学上,孔子主张天命观。孔子主张天命,一次,他受到匡人的围困,他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天”是宇宙万物无言的主宰者。孔子认为他自己就是秉承天命而说话做事的。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他把恢复周礼看做是自己的历史使命,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论语·子罕》)

7、(1)简洁明了的语录体形式。

8、小组合作,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9、小结:一个人内心的安定与高洁是最重要的,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贫困中不能坚守道义,应有承受贫穷的勇气,拥有努力奋斗的坚强意志。这也是我们学习经典的意义,使我们尽早建立君子仁爱情怀,能够符合社会道义标准,不论是对自己的心还是对于社会岗位,都有一种无愧的交代。

10、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11、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的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12、②“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对现代人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克己复礼:克制自己,归复到礼的规定。生活中,我们都会有很多欲望,有些欲望是合理的,而有些欲望是不合理的甚至是不合规的。比如,教学楼前的月季花开了,许多同学都有想要摘取的欲望,但是,学校的规章制度有明确的规定:不得损坏公物。月季花是公物,所以我们就要抵住内心的诱惑,这样做就是仁了。人是社会性动物,为人处事必须考虑他人的存在、社群的秩序,也必须对自我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加以规范。孔子宣扬的“礼”中蕴含的严于律已的基本精神在今天仍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13、学《诗》以识人论世。

14、(1)以关键字为核心,结合字型理解含义。

15、※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

16、于是人们自然就想到去请教以博学多识著称的孔子,没想到孔子见到这头已死的异兽时竟然流下了眼泪。他说,这是麒麟啊,这原本是在太平盛世出现的异兽,怎能出现在这样的乱世之中,并且惨死在猎人之手呢?于是,他唱起了一首悲伤的歌曲:“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

17、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18、 第五章 学而不思则罔 章解: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

19、逝者如斯: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20、二读理解(齐读)

三、论语十二章教案君子食无求饱

1、孔子一生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

2、第四章:讨论学习方法,说明了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

3、学习本文,应遵循化难为易,由浅入深的原则,在起始阶段无需将“而”“之”“于”“其”等文言虚词的含义讲得抽象而难懂,学生可以翻译,了解区别就可以了。

4、(5)“三省吾身”一句中,甲骨文中的“省”的主体是一只眼睛,而一个箭头直射眼睛,说明什么?(要注意观察自己)看清别人的弱点容易,但看清自己的弱点就不容易了,所以需要多次反省。曾子所反省的内容与前面孔子所说的内容有什么相同?(强调了对别人、对朋友要讲诚信,学习的知识要反复复习)“传”字在甲骨文中的本字就是两个人传递一个东西,这个东西被密封了起来,说明非常重要。

5、孔子在河岸上说:“逝去的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6、“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8、第十章:告诉我们时光飞快流逝,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

9、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10、读了《论语十二章》,我深受启发。我明白了做人和学习方法方面的很多道理。孔子告诉我们,做人要严于律己,对人要诚实守信。在学习方面,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复习。另一方面,也要勤学好问,虚怀若谷,珍惜时间。

11、②仁是孔子学说的中心,它来自固有的道德,是礼、乐的根本。礼讲究谦让敬人,乐需要八音和谐。一个人没有仁的本质,则无谦让敬人、和谐无夺等美德,即便行礼奏乐,也不具有实质意义。所以,人而不仁,礼对他有什么用?人而不仁,乐对他有什么用?这里就是说不仁之人,是用不了礼、乐的。

12、导课:你对孔子了解多少?

1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4、说明人非圣人,都是会犯错误的,所以我们应该经常的反思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

15、这则是子夏提出的仁的几个要求。丰富的知识,多多提出疑问,多多深入思考。对于自己的志向不能有过多的功利干扰,要淡薄名利,只有平静的看待这些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理想。

16、(4)圈出三类字:通假字,如“说”“有”。语义与用法与今天有所区别的字,如“传”“故”“新”“乐”“饭”以及需要我们重点理解的字。(要求学生解读)

17、这是孔子在表述,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要有坚定的志向的。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改变一个人的坚定意志,是非常困难的。

18、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19、语录体:偏重于言语的记录,不重文采,不讲求篇章结构,不讲求篇与篇之间或者段与段之间在世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的散文体式。

20、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达三千多年,在这辉煌灿烂的历史长河中,不知诞生过多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典籍,《论语》即是其中一部,这部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的著作,对我国几千年来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论语》吧。

四、论语十二章教案第二课时

1、⑵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2、通过结合注释、分析字形、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义。

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提取下列章句中的成就君子人格的关键词,思考《论语》中的君子人格的内涵。

5、《论语》这种在对话中说理的形式,直接影响了先秦说理文的体制;言近旨远、词约义丰的说理,形象隽永的语言,使它成为先秦说理文主要的形态。

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第七章:讲正确的学习态度。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要虚心求教,取长补短,弥补不足。

8、说明了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了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在贫困艰苦的情况下照样可以很快乐,不道义而得到的富贵是不好的。

9、三省(xǐng)传(chuán)不习乎诲汝(rǔ)知之乎不知为(wéi)不知是知(zhì)也

10、西安高新一中初中校区初2021届语文教研组

11、(3)“人不知而不愠”。这里的“而”需要翻译为“却”,语义发生了转折。他为什么不生气呢?因为他的追求与普通人不同,他追求的是什么?(最高的道德)只要他不丧失这一道德,他就不会生气,也唯有具备高级道德修养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

12、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3、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义,是比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15、赏析:“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他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这一学习方法不仅在封建时代有其价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认的适应性。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

16、《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共20篇。内容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以及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等。

17、(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并重)

18、富贵浮云: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像浮云一样。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19、难点:②“智者”为何“不惑”,“仁者”为何“不忧”,“勇者”为何“不惧”?请谈谈你的看法。

20、☆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季氏》

五、论语十二章教案

1、(14)匹夫不可夺志也(改变)

2、感受孔子光辉的人格魅力、开阔的胸怀,提高处世的能力。

3、认知目标:进一步熟悉文言文,掌握一些重点词语

4、第二章: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第三章: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第四章: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

5、理解此乐放进此章,读出来。(两名同学读,生评、再读)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交流点拨)提示:①读时要字正腔圆。“字正”就是字音准确,“腔圆”就是发音饱满。②处理好停顿,控制节奏。③把握重读和轻读。④注意语速语调,做到声韵和谐,抑扬顿挫。

8、最后,老师创作了一副对联想送给大家:

9、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逝,往;离去。斯,代词,这,指河水。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

10、(4)吾日三省吾身(古义:每天;今义:日子。)

11、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12、反复诵读,勤于归纳。借助相关工具书,掌握本文中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把握其规律,活学活用。

13、根据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三者是密不可分的,学习态度是先决条件:人要热爱学习,以学习为乐趣,要谦虚向别人学习,珍惜时间等。

14、复述孔子及《论语》的相关常识要点。

15、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7、这一主题同样也在其它各章体现了出来——以往我们将之作为学习方法阐述的内容均不能单纯地视作对知识的学习,更应体现为对高尚品德的追求方法,而孔子对自身经历的叙述,对颜回的赞颂则体现出了高尚品德在现实中的表现,孔子还通过自身的感受体现了高尚品德带给人的自豪感。

18、(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9、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0、(设计意图:培养孩子自学能力,能够读懂浅显的文言文,同时大胆提出疑问)

六、论语十二章教案

1、孔子向鲁国的乐官师襄子学习弹琴,学了十天仍止步不进。师襄子说:“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已经熟习乐曲的形式,但还没有掌握演奏的技巧。”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熟习演奏的技巧,可以学习新的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乐曲的意境、志趣啊。”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熟习乐曲的意境、志趣,可以继续往下学了。”孔子说:“我还不了解乐曲的作者啊。”过了一段时间,孔子默然沉思,欣喜陶然,高瞻远望而意志升华的说:“我知道乐曲的作者了,那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眼光明亮远大,像个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若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撰作这首乐曲呢!”师襄子离开坐席连行两次拜礼,恭敬的说:“老师说这乐曲就叫做《文王操》啊。”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3、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饭,吃。疏食,粗粮。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

4、贤:形作名,有德行的人。

5、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回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晚年致力于教育,相传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6、小结:孔子认为,君子乃胸怀大志之人,不太顾及眼前的生活。达则兼济天下,想着天下己任,穷则独善其身,一个人在困窘于不堪的境地时,仍不放弃个人修养,不断学习、完善自己,此乃颜回之乐,与贫富无关,同富贵相连。

7、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显得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浮夸和虚伪,注重繁文缛节而不切实际。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典型的“文胜质则史”。所以孔子提倡“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9、其中有字句完全相同的,如“巧言令色鲜矣仁”一章,先见于《学而篇第一》,又重出于《阳货篇第十七》;“博学于文”一章,先见于《雍也篇第六》,又重出于《颜渊篇第十二》。

10、后世对孔子有非常崇高的赞誉,唐代的韩愈曾经有诗:“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后代的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的需要,也一再的追封孔子,封其为“至圣先师”“大成文宣王”“文宣帝君”等。中国各地都有孔庙。山东曲阜的孔府是我国北方除北京外另一重要的宫殿建筑,也是著名的旅游名胜。

相关文章

  • 论语十则教案高中选修

    一、论语十则教案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2、阐述了孔子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牺牲精神。真理,是每个仁人志士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哪怕要付…

    2024-01-09
    59
  • 论语诠解在线阅读145句精

    一、论语诠解 1、推荐程树德的《论语集释》、杨树达的《论语疏证》、杨伯峻的《论语译注》、钱穆的《论语新解》等等,以上都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原书本意,是阅读和研究论语所应…

    2024-01-09
    59
  • 十二生肖谚语俗语120句精

    一、谚语俗语 1、五月发大水,六月火烧埔, 2、棚柴火焰高,人多力量大。 3、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4、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5、雨点稀走老路灭自己威风胆大包天水往高…

    2024-01-07
    59
  • 骆驼祥子好词好句摘抄第

    一、骆驼祥子好词好句 1、在他赁人家的车的时候,他从早到晚,由东到西,由南到北,象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他没有自己。 2、悲哀中的礼貌是虚伪。 3、整部小说语言生动,文笔刚劲…

    2023-12-27
    59
  • 屈原的诗集九章一共有几

    一、屈原的诗 1、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一定要弹弹帽子,刚洗过澡一定要抖抖衣服。怎能让清白的身体去接触世俗尘埃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到湘江里,葬身在江鱼腹中。怎么能…

    2023-11-19
    59
  • 关于中秋的诗词文章51句

    一、关于中秋的诗词 1、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

    2023-11-09
    59
  • 男孩儿十二岁生日贺词

    一、十二岁生日贺词 1、勤奋是探求知识的舟楫,思维是探索知识的方法,请教是学习知识的妙招,练习是巩固知识的途径。 2、好女人简简单单,好情谊清清爽爽,好缘分地久天长。祝…

    2023-10-31
    59
  • 中秋节祝福文章内容12

    一、中秋节祝福文章 1、有朋友的日子里总能够阳光灿烂,有朋友的时候总可以畅享生活。我们可以失去很多,但不能够没有朋友。是朋友给予了我们真挚的友爱,让我们在孤寂无助时…

    2023-10-30
    59
  • 十二月你好一段话64句精

    一、十二月你好 1、开心一点:任凭世间纷扰,静守岁月安好。 2、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爱,不是恨,而是熟悉的人,渐渐变得陌生。虽然最好的时光,总是特别短,但曾有过的感动…

    2023-10-28
    59
  • 十二月你好的句子短句唯

    一、十二月你好的说说 1、12月你好!向上走,往前看,让十二月的风,吹走心中所有的焦虑和不安。新的一个月,愿我们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2、有时起初的隐忍可以避免一路的疼痛…

    2023-10-27
    5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