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爱莲说教案拓展延伸
1、请一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指出这名学生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2、(3)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陋室之雅?
3、作者简介:周敦颐,宋代著名哲学家,字茂叔,道州人。
4、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齐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这次要读出感情来)
5、同学们,周敦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6、鸿儒相对 ? 回答:白丁。
7、默读全文疏通文意。
8、对于世人都贪慕富贵,作者流露出的又是什么情感?
9、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10、世上可爱之花是否只是莲花一种?
11、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品味关键词语,把握词中描绘的意象,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提高鉴赏古文的能力。
12、深入研读,体会情感
13、《爱穿虎扁臼壮铰憋歇铂忙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同时,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在文中几次以菊、牡丹反衬莲之美;还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这一主题得以加深,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的高明手法,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
14、语文教学没有明确的终结点,而是引导学生从这个问题走向另一个问题。促使学生将学习延伸到课外,构建起大语文学习观。所以我的小结作业环节设计为:
15、生:感觉怎样?美极了。
16、这是作者有意设置的弦外之音。明眼人——看便知,十分明白,自己正是孔子一类的君子,自己的生活态度正如孔子一样(板书:态度),安贫乐道,君子固穷,这就更突出了作者高洁伟岸不随世俗的志趣和抱负。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惟吾德馨”。文章结语引经据典(板书:引经据典),力发千钧,托作者的思想推到了高峰。
1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远远地)
18、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19、本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衬托、托物言志)
20、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高洁志趣。
二、爱莲说教案设计第一课时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近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提问:刘禹锡为什么隐去前一句“君子居之”呢?
3、关于本文的“文外曲致”
4、②香远益清(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
5、本文作者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6、听录音,学生小声跟读并找出韵脚。
7、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爱莲说》中的哪一句,并谈谈自己对这一句的理解。
8、作者简介(板书:刘禹锡)
9、明确:生长环境——高洁、质朴,体态、香气——正直、芳香,风度——清高
10、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初中生对于文言文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但读出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还需要教师的引导。所以在学生读准字音的前提下,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范读,学生模仿,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我将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着重采用诵读,感悟的方法进行文本分析。
11、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将从说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方面加以说明。
12、用“不在高”“不在深”来比 ? (回答)陋。
13、三种花分别象征了什么?作者又对其持以一个怎样的态度?
14、❤教师招聘备考QQ群:511812522
15、“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既然各种各样的花都很可爱,为什么作者独独喜爱莲花呢?你从文本中找到答案了吗?快速阅读,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
16、提问:这篇短文可分为几个层次?
17、莲花生长在淤泥中,但是它却白里透红,一点不被污染,不与淤泥同流合污,洁身自好;它的茎是笔直的,内部畅通没有阻隔,可见它胸怀豁达,品行正直;它很美丽但不轻佻,端庄高洁。
18、(2)牡丹有怎样的衬托作用?
19、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其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同时,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在文中几次以菊、牡丹衬托莲之美;还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之一主题得以加深,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手法可谓高明之极。而且,文章以一个“爱”字贯通全文,使得文章结构严谨。
20、还等什么?赶快扫码咨询吧!
三、爱莲说教案两课时
1、牡丹,作者把它比作什么?
2、因此,基于教材和学情,我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3、从某种意义上讲,教与学的过程就是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些问题可能是不被了解的现象,可能是前后认知的矛盾,还可能是需要挑战的困境。为此,在这一环节,我将出示这样几个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放手给学生,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5、作者对隐逸者、富贵者,持何种态度?
6、牡丹——富贵者——讽刺(反衬)
7、“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台阶上已经长满了绿苔——可见房子常年失修,极为简陋;窗前门旁长满青草——居住的环境荒凉冷落。这是写陋室的环境(板书环境)。作者写陋室的环境采用什么修辞方法呢? 回答:对偶。(板书:对偶)
8、陋室不“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9、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什么?
10、提问:哪些是从反面描写?是虚写?回答:“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1、课堂小结是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我会着重引导学生思考本课学习的象征意义和衬托的手法,通过小结,了解学生对于本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12、顺势我会提问第二个问题,我的问题是: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这些描写赋予了莲花那些品格?我会指定一两名来回答。经过总结得出:生长环境—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高洁、质朴;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正直,不攀附权贵,美名远扬;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
13、不蔓不枝()花之君子者也()陶后鲜有闻()宜乎众矣()
14、17379168385
15、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提出朗读中的疑难字句,教师组织同学们相互帮助解答。
16、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以“莲”自况、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17、微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18、 教师讲解:“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9、我面授的学生是八年级的学生,这时的他们已经有了一定量的文言知识的积累,我将让他们结合书下注释,尝试着进行翻译。但这个阶段的学生求知欲普遍旺盛,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将用提问互动等形式,将课堂还给我的学生。
20、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四、爱莲说优质课教案
1、体悟作者高洁的品质和高雅的情怀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了使学生体悟到作者的情感,我将设置以下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明确:不矛盾。题目中的“陋”是书房的形陋。而结尾的“何陋之有”指只要室中人品德高尚,房屋就不简陋,紧扣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即这虽是陋室,但作为主人的“我”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3、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4、莲:身处乱世却能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菊:隐居,逍遥自乐,淡泊名利牡丹:追名逐利,贪图荣华富贵,贪图享受
5、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6、18070395741
7、作者把品德高尚的人称为什么呢?(君子)
8、17379135283
9、例:语文课文《桃花心木》: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林清玄的《桃花心木》,一同感受林清玄的生活感悟。
10、爱竹说丘陆草木之树,可敬者甚蕃。周人独爱柳。自春秋来,世人甚爱松柏。予独爱竹之生于野而不馁,凌寒风而不衰,中通外直,不折不弯,重节守信,襟怀若谷,可远敬而不可鄙慢焉。予谓柳,春之信使也;松柏,树之丈夫也;竹,树之君子之行也。噫!柳之爱,周后皆离情。竹之爱,同予者何人?松柏之爱,宜乎众矣!希望能帮到你,求采纳谢谢
11、根据理解,你认为莲花美在何处呢?
12、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如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鞠躬擦黑板)
13、作者明明要赞美莲花,却为何要写菊花和牡丹?
14、凡报面试实战班的同学,笔试未过,只要凭已经考过的笔试成绩单可以享受我们育丁教育提供的笔试全程班(不含书本资料),书本资料需要另购。
15、从内容上看,这篇文章可明显分为二部分:
16、(5)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所表现的作者的生活志趣。(安贫乐道)
17、答: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山不在高一惟吾德馨”;第二层:“苔痕上阶绿一无案牍之劳形”;第三层:“南阳诸葛庐一孔子云:何陋之有?”我们一层层讲解。(出示与第一层意义相吻合的山水画胶片)
18、请在课文中划出押韵的字,想一想,这些字的韵母都是___。
19、菊——隐逸者——志向高洁,隐居避世——惋惜
20、提问:作者在这里用草庐和玄亭比陋室,其用意还是在说明陋室不陋吗?
五、《爱莲说》优秀教案
1、爱莲说的作者是周敦颐。爱莲说中作者从莲花自身的特点,生长环境以及与其它花木的比较表达了对莲花的喜爱,同时寄托了作者的理想与追求。“出淤泥而不染”作者借此表达自己在乱世中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清高,高洁品质。"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在解释莲花特点的同时也使作者对自己评价,不依附权贵,独立自主,不可亵渎。在与牡丹,菊花的比较中,肯定了牡丹与菊,但以正衬的手法表现了莲的君子气质。作者自身也未得到太多的理解与认可,但安贫乐道,洁身自好,即是在何种情况下都不可以改变的人生追求。
2、17379139367
3、例: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板书练习题sin0°=?,tan45°=?,sec60°=?等练习题让同学们进行练习。给出答案之后引导同学们新的课程内容。
4、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语文组5号考生。下面我将与各位分享一下《爱莲说》的教学设想。
5、下面我将给学生五分钟的时间,让他们大声朗读课文,并提示他们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语顺,读出节奏。在朗读结束后,找学生示范朗读,并集体纠错,如可爱者甚蕃(fán),学生容易读成可爱者甚蕃(fān)。接下来我会给学生播放一段朗读录音,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初步感悟课文的情感。
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可以玩弄啊。而:但是。
7、根据刚才的讲解,让学生读课文,尝试揣摩语气,齐读课文
8、五险一金+食宿免费|2020年公主岭第五中学招聘公告
9、师生共同朗读这一长句,要读出敬佩、赞美之情。
10、诵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加强诵读习惯的培养,对领悟作者感情,品味文章语言,增强文章语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伊始我将从指导诵读入手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首先我会进行示范朗读,然后通过自读、齐读、指名读、竞赛读等各种手段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进行朗读。通过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大致把握文章内容,为下面深入研读做好铺垫。
11、牡丹艳丽而华贵,达官贵人都喜欢它。
12、我将设置小组讨论讨论下列问题:“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既然各种各样的花都很可爱,为什么作者独独喜爱莲花呢?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开头作者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
13、根据注解,理解句面意思:
14、没错,就是美丽的莲花。莲花又称荷花、芙蓉、菡萏。古往今来,有许多的文人志士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谁能展示一下自己积累的古人咏荷的诗句?(接力展示)
15、指名学生阅读全文,并翻译全文,概括文章大意。
16、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两个陪衬,三种类型。作者以(莲 )作为线索把全文连缀成篇;而两个陪衬是指用(牡丹 )和(菊花 )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的君子 ),(追求富贵的人 ),(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隐士 )
17、刘禹锡,是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字梦得,唐朝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陋室铭》就是一篇传世佳作。(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境内)。贞元进士,曾官监察御史。永贞元年(805),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势力。失败后被贬为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市)司马。九年后被召回京城,又因游玄都观写诗讽刺保守派,外迁,任连州(今属广东省)刺史。以后还当过夔州(今属四川省)、和州(今属安徽省)刺史。直到文宗永和元年(827)才回到长安,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有《刘梦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