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1、说实话,真没觉得有诡辩。相当于问怎么知道鱼快不快乐呢?回答说,我就是知道啊~这有诡辩吗?大家都是被中间一段话迷惑了而已~?
2、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
3、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在水里)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鯈鱼很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快乐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那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但是)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你(那时候)问我‘你(在)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这就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现在我就回答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4、子: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如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先秦诸子等。又转为对自己老师的尊称。《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墨子·公输》:“子墨子闻之。”“子墨子解带为城。”又转为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直称对方时有表敬的意思,可译作“您”。东晋干宝《搜神记》:“子年少。”明刘基《卖柑者言》:“而独不足子所乎。”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子之说。”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子不闻藏书者乎?”
5、庄子的一些思想对我们理解他所说的“鱼之乐”不无启发。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认为鱼“乐”,其实也就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庄子还推崇“自然”,反对“人为”,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游,这是符合庄子的理想的,由此,他断定鱼儿“乐”是理所当然的事了。本篇表现了庄子无意于功名利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清高的品质。
6、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
7、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8、关于你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到底是谁赢了?——的问题:我来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庄/惠在濠梁之上的“知鱼之乐”论辩,是一个广为流传耐人寻味的故事,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庄子和惠施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及思维方式。惠施从人与动物(鱼)对立的视角,说明人不能感知动物的喜怒哀乐;庄子则是从人与动物的通融的角度,赋~鱼~以人的情感意识;前者是纯理智的逻辑思维,反映了惠施功利性取向的价值观和重“言传”的逻辑思维,后者是反衬出庄子超功利的艺术审美价值取向和重“意会”的直觉思维。所以无有输赢之说。
9、全:形容词,完全;确定;肯定。《礼记·祭统》:“不明其义,君人不全。”注:“犹具也。”《列子·天瑞》:“天地无全功。”《庄子·庚桑楚》:“唯全人能之。”《孙子·谋攻》:“以全争于天下。”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墓中全乎为五人。”
10、濠梁:犹濠上。指濠水桥上。梁,桥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二》:“目对鱼鸟,水木明瑟,可谓濠梁之性,物我无违矣。”明刘基《题仲山和尚〈群鱼图〉》诗:“濠梁之乐谁能写?袁蚁死后无画者。”清毛序《偕同人散步》诗:“物我两俱忘,不减濠梁兴。”陈毅《七星岩》诗:“攀崖试腰脚,垂钓话濠梁。”参见“濠上”。
1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12、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3、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14、教师总结:庄子心境旷达,视荣华富贵如敝屣,他有着高雅的生活情趣。《秋水》一文所宣扬的是庄子一贯的思想,即人的生死、寿夭、祸福、穷通、贵贱、贫富、得失、成败等等都是完全相对的东西,并且是人力所不能左右的,应一切顺其自然。庄子鄙视功名富贵,追求快乐自由便是这种思想支配下的心灵选择。
15、《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哲学道理:不要总是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他人,要从不同角度出发,换一种眼光看待事物。也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味在其中。原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作《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是《庄子》外篇的《庄子·秋水》中的一篇语录体议论文,创作于战国年代,记叙了庄子与惠子二人在濠水桥上游玩时进行的一场小辩。
16、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余游巴黎。”
17、教学本文,目的不在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庄子》一书的思想,把握其艺术特征,而在于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感受“游濠梁”所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18、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写作《学写游记》
19、安:疑问代词,哪里;什么地方。
20、提问:(1)庄子讲鹌鸨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翻译及原文
1、知:动词,知道。
2、固:固然(固不知子矣),本来(子固非鱼也)。
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综合性学习《举办演讲比赛》
4、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六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5、游:遨游;游览;游玩;优游逍遥。《尚书·无逸》:“文王不敢盘于游用。”《诗经·唐风·有杕之杜》:“噬肯来游。”《礼记·曲礼》:“游毋倨。”注:“行也。”《礼记·王制》:“膳饮从于游。”注:“谓出入上观。”《封禅文》:“厥壤可游。”注:“遨也。”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游人虽未盛。”
6、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7、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8、出游:外出游历走动。这里指鯈(tiáo)鱼游动。
9、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十二课《关雎》
10、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十九课《登勃朗峰》
11、先秦诸子散文,虽然主要是政论文,但也是文学艺苑中的奇葩异蕾。《沦语》平实质朴,富含哲理;《孟子》文笔雄健,铿锵有力;《荀子》行文气魄雄浑;《老子》清远深邃;《墨子》质朴;《庄子》恣肆。今天,我们一同欣赏《庄子》散文中的片断。
12、其:指示代词,这件事;这个话题。
13、吾:第一人称代词,我。
14、(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15、鯈(tiáo)鱼:鱼名。白鲦鱼。又鯈(chóu)),地名,《左传•文十七年:“将悉敝赋以待于鯈。”注:“鯈,晋郑之境。”又人名。《左传》载,晋公子伯鯈;后汉刘鯈。
16、《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是《庄子·秋水》中的一篇。记叙了庄子与惠子二人在濠水桥上游玩时进行的一场小辩。这个故事在《庄子》一书里显得别具一格,它虽然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但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深受感染。
17、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话,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18、4教学过程1第一学时
19、我:第一人称代词,我。
20、之:人称代词,它,指代的是上文所说的“(庄子)知道鱼快乐”这件事或这一事实、观点。
三、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心思想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2、引导学生鉴赏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
3、(2)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4、《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轻松闲适,诗意盎然。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
5、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6、循其本:从最初的话题说起。循,追溯。其,话题。本,最初。
7、改 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
8、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9、濠梁:濠水的桥上。濠,水名,在现在安徽凤阳。
10、《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阉,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11、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九课《桃花源记》
12、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二十一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
13、本文讲述两位辩论高手,同游于濠水的一座桥梁之上,俯看儵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因而引起联想,展开了一场人能否知鱼之乐的辩论。其题虽小,其旨甚大。
14、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三课《安塞腰鼓》
15、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16、(2)指代庄子。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见柱下之经睹濠上之篇七。”
17、比喻巧妙贴切。巧借鹩鹌故事尖锐地批评了惠子的卑劣。
18、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你哪里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19、是战国时期两位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之上的一次关于“鱼是否快乐”的辩论。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先秦〕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20、之:结构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
四、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断句
1、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2、(5)小鱼。《淮南子•览冥训》:“不得其道者,若观鯈鱼。”注:“鯈鱼,小鱼。”
3、再换句话说,惠子是非常博学的,“学富五车”这个成语就来自庄子对惠子的评价,但是庄子的学说是很潇洒的,不拘一格,纵横捭阖。简而言之,庄子讲究悟性,惠子讲究实际。这是他们的差别。打个比方,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4、《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文,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5、庄子说:“你又不是我,你哪里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