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酬张少府
1、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山水的美好,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安慰。一旦放开了官场上的束缚,整个人都变得悠然自得。在松林中可以敞开衣带,让山峰尽情的吹拂。到了晚上,在明月下弹弹琴,真是无比自由。
2、但顺风顺水的小舟所驶过的人生河流并非是风平浪静的,事实上,又有谁的一生是不遭遇各种风暴与磨难的呢?上帝自然也给王维设置了种种的劫数。
3、审核by令狐豆豆&杳杳
4、“君问”两句:这是劝张少府达观,也即要他象渔樵那样,不因穷通而有得失之患。(2)
5、今天介绍的这首琴诗,就颇有一番岁月的独特韵味。
6、自顾:自念;自视。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李善注:“郑玄《毛诗笺》曰:‘顾,念也。’”长策:犹良计。《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靡毙中国,快心匈奴,非长策也。”
7、读到的书中,不乏糟粕;行走的路途,充满泥泞;遇到的人中,有些也会令自己无奈且不快。
8、空知:徒然知道。旧林:指禽鸟往日栖息之所。这里比喻旧日曾经隐居的园林。晋陶潜《归园田居》诗之一:“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9、颈联写的是诗人归隐“旧林”后的通送适意。理想落空的悲哀被“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的闲适所取代。摆脱了仕宦的种种压力,诗人可以迎着松林清风解带敞怀,在山间明月的伴照下独坐弹琴,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然而在这恬淡闲适的生活中,依然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隐痛和感慨。诗人肯定、赞赏那种“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的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趣,实际上是他在苦闷之中追求精神解脱的一种表现。这既含有消极因素,又含有与官场生活相对照、隐示厌恶与否定官场生活的意味。
10、原来是深深感到对现实的无能为力,才会纵情山水田园之间,才会变得“好静”,才会对世俗不再关心。
11、翻译:晚年只图个安静的环境,对世事件件都不太关心。自认没有高策可以报国,只好归隐到这幽静山林。松风吹拂我且宽衣解带,山月高照正好弄弦弹琴。君若问穷困通达的道理,请听水边深处渔歌声音!原文: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2、尾联诗人借答张少府,用《楚辞·渔父》的结意现出诗人企羡渔父悠然独居,不问人间穷通。歌入浦,以不答为咎,合不尽之意于言外。“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照应了“酬”字;同时,又妙在以不答作答:若要问我穷通之理,我可要唱着渔歌向河浦的深处去了。末句含蓄蕴藉,耐人咀嚼,似乎在说:世事如此,还问什么穷通之理,不如跟我一块归隐去吧!又淡淡地勾出一幅画面,用它来结束全诗,可真有点“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与论诗书》)的“神韵”。
13、所有的问题都有来自许多层面的诱因,但我们能够左右的,只有我们自己。与其怨天尤人,与其满腔不平,不如理性分析,归因于自己。不是非要等年迈归隐,不是非要在大起大落之后,方才“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时刻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用理性的思考控制自己聒噪的情绪,永远是最可行最实在的选择。
14、诗人晚年不再挂心万端世事,追求宁静平淡的环境与生活。“自顾无长策”一语的背景是恶劣的政治环境,让诗人没有妥善的方法保全自己。当时张九龄已罢相,李林甫大权独揽,朝政日益不堪。在这种情况下,使人能做的就是回归山林。一个“空”字透出几许无奈和对唐王朝的担忧。山林生活渐渐平息了原有的一丝浅愁
15、这就是王维,他告诉了我们活到极致、心成素淡的人生境界。“渔歌入浦深”,当一个人得道之后,外界与内心都是四通八达,毫无障碍。我想,当张九龄读着这首酬诗,定是拈花一笑,通达了这份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淡然。
16、接下来,王维给出了答案:“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17、《酬张少府》是王维晚年的名作。我们先看题目。“酬”的意思是酬答、回复,大约张少府先写了一首诗给王维,王维才用这首诗来回复他。张少府到底是谁,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唐代官制,县长称为县令,县令手下有文职和武职两位副官,文职副官称为县丞,武职副官称为县尉。这都是官方的称谓,冷冰冰的,文人之间书信往还,通常要用雅称,县令、县丞、县尉的雅称分别是明府、赞府、少府。张少府,顾名思义,就是一位姓张的县尉,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县公安局兼税务局局长。
18、迎着松林清风解带敞怀,在山间明月的伴照下独坐弹琴,自由自在。
19、明代李沂曾评价这首诗说:“意思闲畅,笔端高妙,此时右丞第一等诗,不当于一字一句求之。”
20、《酬张少府》作者:王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注解):吹解带:吹着诗人宽衣解带时的闲散心情。君问两句:这是劝张少府达观,也即要他象渔樵那样,不因穷通而有得失之患。(韵译):晚年只图个安静的环境,对世事件件都不太关心。自认没有高策可以报国,只好归隐到这幽静山林。松风吹拂我且宽衣解带,山月高照正好弄弦弹琴。君若问穷困通达的道理,请听水边深处渔歌声音!(评析):
二、酬张少府表达了什么感情
1、答案:隐士之歌塞缪尔·巴伯的声乐套曲《隐士之歌》是20世纪中叶最受世界乐坛尊重的美国作曲家之一;他一直以尊敬心坎感触感染为创作准绳,苦守调性音乐和出色的抒怀性旋律让他成为漫主义音乐的巨大理论者。
2、王维虽然很想在叛军面前保持气节,但他毕竟不是一名勇士。他已经在自己能够承受的限度里做到最好了:他吃了奇怪的药,弄哑了嗓子,弄坏了身体,表示自己实在做不了新朝廷的官,并非不识抬举。叛军倒也没有很难为他,只是把他带到洛阳,软禁在寺庙里。就是在这段日子里,他写出了关乎个人穷通的最重要的一首诗《凝碧池》。
3、自认没有高策可以报国,只好归隐到这幽静山林。
4、旧林:指禽鸟往日栖息之所。这里比喻旧日曾经隐居的园林。
5、先请你回想一下自己走过的路,是贵轻松适意还是重谋取功名?幽居和庙堂,你更钟情于哪一项?在你走的那条路上,车马繁华的比例占多少,松风山月的比例又占多少?如果有人请教有关怎样的搭配比例才完美的问题,你会如何作答呢?王维也遇到了向他请教成功学的晚辈,他的回答就是这首田园诗《酬张少府》。
6、这年,王维已经57岁,大难后他又得了后福,一路高升做到了尚书右丞。这是他一生所任官职中最高的官阶,但只任了一年,第二年七月便去世了,所以后世称他为王右丞。
7、“松风”、“山月”均含有高洁之意。王维追求这种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趣,说他逃避现实也罢,自我麻醉也罢,无论如何,总比同流合污、随波逐流好。诗人在前面四句抒写胸臆之后,抓住隐逸生活的两个典型细节加以描绘,展现了一幅鲜明生动的形象画面,将“松风”、“山月”都写得似通人意,情与景相生,意和境相谐,主客观融为一体,这就大大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
8、诗:唐·王维图:现代·李可染《观瀑图》
9、松风、山月是那么高洁,和朝廷的污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追求这样的生活总比同流合污,一身污秽要好吧!
10、一句话:生活不允许,和我们现在的很多人是一样的。王维的父亲早逝,长兄如父,他不忍心抛开全家的生计。他在《偶然作六首》诗中说:“小妹日长成,兄弟未有娶。家贫禄既薄,储蓄非有素。几回欲奋飞,踌躇复相顾。”他始终不忍心抛开家庭,自己一个人逍遥去隐居。
11、可如今我们生活的时代就幸运得多了,价值观更加多元化。我们不论在文学上,在艺术上、在体育上、在经营上任何哪一个方面有才华,都可以施展自己的抱负。如果有才华,可以成为画家、作家、企业家、演艺人员等等,可以说有一技之长,善于经营的人都有机会成功。而更多的古人就没有这样的幸运了,也是令人感叹唏嘘的。
12、诗开头就说“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描述了晚年唯好清静、万事皆不关心的心态,看似达观,实则表露出诗人远大抱负无法实现的无奈情绪。说自己人到晚年,惟好清静,对什么事情都漠不关心了。
13、位置在手掌面,第第5掌骨之间,握拳时当小指尖处。主治心痛、心悸、善笑、悲恐善惊、痈疡、阴痒、阴挺、阴痛、小便不利、遗尿、小指麻木、拘挛疼痛等病症。灸法艾炷灸1~3壮,艾条灸3~5分钟。
14、“穷通理”这个词是从《周易》来的,原话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事物发展到极限就必然会发生转变,比如天气热到极限就会转凉,冷到极限就会转热。古汉语中一般用“贫”表示没钱,“贫”的反义词是“富”,而“穷”的反义词是“通”或者“达”。一个人怎样才能突破发展瓶颈,取得更加长久的发展,这个意思就是主观能动性意义上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也就是张少府问的那个“穷通理”。
15、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16、当你听一位年逾古稀的大师弹琴,他的琴声中除了表达琴曲本身的意思之外,或许还蕴含着很多他漫长一生的点滴感悟。
17、文/图/编辑byXiaojing
18、这是一首赠友诗。前四句全是写情,隐含着伟大抱负不能实现之后的矛盾苦闷心情。由于到了晚年。只好“惟好静”了。颈联写隐逸生活的情趣。末联是即景悟情,以问答形式作结,故作玄解,以不管作答,显得洒脱超然。
19、君问穷通理,渔歌人浦深。
20、少府穴很好找,在手掌面,第5掌骨之间,握拳时当小指与无名指指端之间。少府穴,少,阴也;府,府宅也。该穴名意指本心经气血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少冲穴传来的高温水湿之气,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如云集府宅,故名。少府穴主要防治原发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它有清心泻火、行气活血的功效,最强的功效是清心除烦。平时多注意用大拇指按揉少府穴,能让心静下来。另外,如有手脚总爱发热,莫名地恐惧焦虑,脑部充血所引起的眼睛红赤、眼睛充血、眼睛痛、鼻黏膜充血等症状,也可多揉揉少府穴。收起
三、酬张少府王维古诗
1、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公元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时,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赠与刘禹锡,刘禹锡写此诗作答。
2、颈联展现了一幅鲜明生动的形象画面:作者迎着松林吹来的清风解襟敞怀,在山间明月的伴照下独坐弹琴。“松风”“山月”均有高洁之意,这幅画面表现了作者对自由自在、舒心惬意的隐逸生活的追求和闲适的生活情趣。
3、松风吹拂我且宽衣解带,山月高照正好弄弦弹琴。
4、颈联写的是诗人归隐“旧林”后的通达适意。理想落空的悲哀被“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的闲适所取代。摆脱了仕宦的种种压力,诗人可以迎着松林清风解带敞怀,在山间明月的伴照下独坐弹琴,自由自在,悠然自得。
5、点击关注兰州市古琴学会
6、弹好古琴,有时候也需要岁月的沉淀。
7、张少府:名不详。少府,唐人称县尉为少府。从“君问穷通理”句看,张少府亦是诗人同道之人。
8、这是王维追寻精神解脱的一种表现,可以说带着一点消极,但我更愿意理解为,一种放下和洒脱。
9、王维回答:人到晚年特别喜好安静,对人间万事都漠不关心。自思没有高策可以报国,只要求归隐家乡的山林。你看,我清晨静修,门外的木槿花恰自静好,宽解衣带对着松风乘凉,多么惬意;我夜里弹琴,风吹翠竹,明月来相照,多么悠闲。
10、松风吹解带,山岳照弹琴。
11、在人生的开场中,幸运的王维就如一幅风生水起的少年怒马图。他一出生便为翩翩贵公子,而且天赋极高,能写一手好诗,又工于书画,而且还弹得一手好琵琶,所以少年王维一出仕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名满京城。年少成名的他在玉真公主的举荐下一举登第,做了一个掌握宫廷音乐的坊司。
12、身为乐官的王维,在乐工彩排时,无意多看了几眼皇帝才能看的《五方狮子舞》,而玄宗也一直忌惮于王维和岐王走得太近,于是一下就把他贬到偏远的济州守粮仓了。昨天还是风光无限的状元郎,转眼间一切就飘散如烟。被贬济州四年后,因妻子将要临盆生产,王维辞官回家陪伴老母妻子。然而妻子难产,母子都没能保住。十年之间,声名、仕途、爱妻、儿子,一切化为乌有,王维跌倒了人生的谷底。
13、位置:该穴位于第5掌骨之间,握拳,当小指端与无名指之间。按摩方法:此穴可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尖掐按,也可以用筷子头点按。功效:该穴是一个专治杂病的穴位,心里烦闷、胸中胀痛、感觉吸不上气、手掌发热、手指伸卷不利、阴痒、阴痛、小便不利等都可以点按少府穴来缓解。
14、晚年只图个安静的环境,对世事件件都不太关心。
15、君若问穷困通达的道理,请听水浦深处渔歌声音。
16、在文学史里,王维和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齐名,被称为“诗佛”。他和陶渊明一样向往田园生活,成为“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人人物。但相对于李白、杜甫和陶渊明等大多数诗人遭遇的坎坷与磨难,王维的一生就显得顺风顺水,仕途畅通,生活安宁。
17、喜欢本文,可以赞赏作者呦
18、标题酬盩厔耿少府湋见寄作者戴叔伦年代唐内容方丈萧萧落叶中,暮天深巷起悲风。流年不尽人自老,外事无端心已空。家近小山当海畔,身留环卫荫墙东。遥闻相访频逢雪,一醉寒宵谁与同。注释(注释):查看原帖>>
19、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酬张少府》作者:王维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20、如果亲近唐诗,你就有了这样表达的可能——
四、酬张少府唐王维古诗
1、这是一首赠友诗,诗人是号称“诗佛”的王维。
2、王维对现实和人生充满了期望,可是后来由于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崛起,张九龄被罢相。张九龄曾经提携过很多盛唐诗人,比如王维、孟浩然、王昌龄等都受到过张九龄的赏识和提携。
3、五一假期闲坐读王维的诗,读到:“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内心不禁为之所动,由此思量许久。人总是这样,年少时无不胸怀天下,持一颗经邦济世之心想努力实现自我。可走到最后,却渐渐变得好静、好道,不再关心声名利禄,惟愿到山水田园中去寻找内心的宁静。王维的一生,就是最好的典范。
4、“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你问我人生中有关逆境和顺境如何面对?我且唱着渔歌,划一叶扁舟,徐徐然,悠悠然,驶向山水深处。这一人生真谛似乎没有正面回答,而又像给了你答案。人生行不通处,只因执念挂心,学会放下,听从自己的内心,才能让我们坦然前行,轻松地回家。
5、描述了自己晚年只喜欢清静,不想太多俗世烦心的状态,给人一种十分达观的感觉。可是如果仔细品味,就能够看到王维幽深曲折的情感。因为“好静”并非一贯如此,而是在晚年。
6、(解释)晚年我独爱清静,万事全不挂在心。自知不能献良策,何不如返回旧居的山林。松林中吹来凉爽的风,我宽解衣带舒展轻松。明月从山间升起。莹光照着我拨琴弦。你问世间穷通的道理。请听河浦深处的渔歌。
7、吹解带:风吹着诗人宽解衣带,表现一种闲做的状貌。
8、吹解带:吹着诗人宽解衣带时的闲散心情。解带,表示熟不拘礼,或表示闲适。《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
9、颈联展现了一幅鲜明生动的形象画面:作者迎着松林吹来的清风解襟敞怀,在山间明月的伴照下独坐弹琴。“松风”“山月”均有高洁之意,这幅画面表现了作者对自由自在、舒心惬意的隐逸生活的追求和闲适的生活情趣。
10、但好景不长,不久,张九龄便被李林甫的谗言挤走罢官了。王维又遭牵连,被打发去边远的凉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他在凉州写下的千古名句。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在战乱中王维被迫接受了安禄山的伪职。安史之乱平息后,继位的肃宗,把所有曾经效忠安禄山的官员都杀了,王维也命悬一线。他的弟弟王缙请求削己官职以赎死罪,拿出了王维被俘时写下的亡国诗为他求情,又因重修的宫墙需要画壁画,而当朝又属王维画技最高。最终,王维得以死里逃生。
11、他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借用渔父欣然入浦,不问人间穷通的道理,作为结尾,蕴含着无尽的言外之意。他似乎是在说,无论穷通,豁达者均能泰然处之,又何必以穷通为怀呢?
12、王维在诗的最后写道:“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非常有意境。
13、刘禹锡从小爱下围棋,与专教唐德宗太子下棋的棋待诏王叔文很要好。太子当上皇帝后,他的教师王叔文组阁执政,就提拔棋友刘禹锡当监察御史。后来王叔文集团政治改革失败后,刘禹锡被贬到外地做官,宝历二年(公元826年)应召回京。冬天途经扬州,与同样被贬的白居易相遇。
14、其实王维早年就很有才名,十九岁就考中举子,二十一岁中进士第,才气纵横的他,自己也的确有一番雄心壮志。
15、吹解带:吹着诗人宽衣解带时的闲散心情。
16、病情分析:手少阴心经穴。在手掌面,第5掌骨之间,握拳时,当小指尖处。手少阴心经的荥穴。指导意见:心悸,胸痛,小便不利,遗尿,阴痒痛,小指挛痛。
17、按说王维很有资格给张少府讲一讲穷通之理。王维少年得志,二十岁左右就考取了功名,很可能做了状元。后来他在官场上虽然受过挫折,但大体来说还算顺风顺水。忽然间安史之乱爆发,“渔阳鼙鼓动地来”,唐玄宗悄悄逃出长安,被蒙在鼓里的王维没能及时脱身,落在了叛军手里。王维如果能知道唐玄宗当时为了确保逃命行动的机密性,就连宫外的皇妃和皇子皇孙们也一概弃之不顾,大概心情会平和几分吧。
18、晚年:年老之时。唯:亦写作“惟”,只。
19、这是一首赠友诗。全诗写情多于写景。四句隐含不满朝政之牢骚。
20、县尉处在官制品级的底端,入职的人通常年纪轻,资历浅,而晚年的王维早已经阅尽繁华,历尽坎坷,所以王维对张少府的“酬答”很有前辈给晚辈提点人生要领的味道。我们只要看出这一点,就很容易理解诗里的含义。
五、酬张少府王维翻译
1、其实在读《酬张少府》除了感佩于王维的淡泊,也会为时代的印记而唏嘘。在王维的时代,成功似乎只有一条路:求取功名。无论束带与解带,俯仰之间,成功的道路也好像只有朝堂一个方向。
2、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3、少府,掌管全国山海池泽之税,以供给皇帝私用,凡皇帝的衣食起居、医药供奉、器物制作等皆在其属下,因此是宫廷事务的总管。武帝以后,其职权日益缩小,但是其下属尚书署作为皇帝的机要秘书处则权势不断提高,后来终于脱离少府,独立成尚书台,分曹治事(指分科办事)。
4、从原诗及解析中,我们能读出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间的消极情绪,仿佛归隐旧林,实属无奈。但他归隐后的生活,松风涛涛,宽衣抚琴,在别人问他何为人生的真谛之时,仿佛还会笑着卖个关子,看上去又好不自在。
5、这时候再回头看王维,会更多一份钦佩。他身上有纵横的才气,更有人间烟火气。人的想法可以超越时代,但是人是生活在实实在在的当下的。所以我们看到他小心的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然后用他做官的重大收入,购买和经营辋川别墅,在闲暇之余给自己的心灵寻找一个港湾。
6、这是一首赠友诗。全诗写情多于写景。此诗前四句全是写情,隐含着诗人伟大抱负不能实现的矛盾苦闷心情。
7、正四品下貌似距离一品大员还隔着很多级,但是唐朝的官制很特别,一品官是荣誉性的品级,也不常设。尚书省作为中央三省之最高长官尚书令是正二品,但因为唐太宗即位之前做过尚书令,所以尚书令的职位在后来一直空缺,由尚书令的副手——从二品的尚书仆射实际掌权。这样就能看出王维的正四品下实在不低了。这样的升迁,简直是奇迹。王维之所以被称为王右丞,就是从这个职位来的。从其他人的角度来看,如果想了解穷通之理,王维当然是不二之选。
8、红筹股这一概念诞生于99年代初期的香港股票市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上有时被称为红色中国,相应地,香港和国际投资者把在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的那些带有中国大陆概念的股票称为红筹股。具体如何定义红筹股,尚存在着一些争议。主要的观点有两种。一种认为,应该按照业务范围来区分。如果某个上市公司的主要业务在中国大陆,其盈利中的大部分也来自该业务,那么,这家在中国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就是红筹股,国际信息公司彭博资讯所编的红筹股指数就是按照这一标准来挑选的。另种观点认为,应该按照权益多寡来划分。
9、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10、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11、导语:很多人都知道王维是个全才,长于诗文写的好一手文章,工于书画,下笔挥洒自如、灵动飘逸,擅长音律,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其实越到晚年,他还越来越笃诚奉佛,素有“诗佛”之称。王维晚年的这首《酬张少府》就充满了禅理,也体现着他淡泊宁静的隐士情怀,非常有味道。
12、《酬张少府》全诗着意自述“好静”之志趣,写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快意,并表示自己对天地间的大道理有所领悟,已经能超然物外,从表面上看似乎很达观,但从诗意中,还是透露出一点点失落、苦闷的气息。
13、《酬张少府》全诗着意自述“好静”之志趣,写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快意,并表示自己对天地间的大道理有所领悟,已经能超然物外,从表面上看似乎很达观,但从诗意中,还是透露出一点点失落、苦闷的气息。
14、诗开头就说“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描述了晚年唯好清静、万事皆不关心的心态,看似达观,实则表露出诗人远大抱负无法实现的无奈情绪。说自己人到晚年,惟好清静,对什么事情都漠不关心了,乍一看,生活态度消极之至,但这是表面现象。仔细推求起来,这“唯好静”的“唯”字大有文章。一是确实“只”好静。二是“动”不了才“只得”好静。三是显示出极端消极的生活态度。既不写中年、早年“惟好静”,却写晚年变得“惟好静”,耐人寻味。如细细品味,不难发现此中包含着心灵的隐痛。
15、这是一首赠友诗。全诗着意自述“好静”之志趣。前四句全是写情,隐含着伟大抱负不能实现之后的矛盾苦闷心情。由于到了晚年。只好“惟好静”了。颈联写隐逸生活的情趣。末联是即景悟情,以问答形式作结,故作玄解,以不管作答,含蓄而富有韵味,洒脱超然、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