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语十二则
1、《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用“,,”预示季氏之患不在于颛臾,而在于国内。
2、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
3、(译)孔子说:“学了知识之后时常去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4、《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5、唯求则非邦也与:唯,难道。邦:国家,这是指国家大事。与,同“欤”,疑问语气词。
6、②[殆(dài)]疑惑。
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8、(孔子说):“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9、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10、有智慧的人,不会被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有忧愁;勇敢的人,面不会有所畏惧。
11、曾子(曾参,孔子弟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12、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1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1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5、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16、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1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
18、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19、在《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分别是:,,。
20、文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晳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着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的语句是:,,。
二、论语十二则
1、(赏析)进退成败都在自己,不要把进退成败的原因归于外因,而要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2、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恰到好处,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3、说文解字:神、佛、仙、鬼、魔、妖、精
4、译文: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但一个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5、全错的学生,明显不怎么认真学习,罚写是应该的。因为从数量来看十二首古诗,十二则论语确实不多。那我们小时候来讲,都是发一本专门的古诗课本的,上面几十首古诗都是需要背的。再者,这是期末考试,考试过不了难道没有点处罚么?再说了,这处罚也不过分,只是为了让学生补上自己欠下的功课。但是不能罚写的过重,要是单纯的为了惩罚而惩罚,比如抄写100遍(打个比方),那就过分了。所以,我认为罚写不为过,但是一定要合理。要避免孩子产生得过且过,考好考不好一个样的观念。但是也要避免孩子因为处罚过重产生厌学心理。这个度需要把握好。
6、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要对颛臾用兵。”
7、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
8、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9、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10、⑤[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11、子在川上①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②。”(《子罕》)
12、③[好(hào)]喜爱,爱好。
13、在《季氏将伐颛臾》中,体现孔子治国理念的句子是,。其中,“来”是对外政策,“安”是对内措施。
14、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16、在《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做事和说话方面提出了要求:,他认为君子做事要敏捷、迅速,但说话要谨慎。
17、孔子说:“在多个人的行列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18、方:见方,纵横。如:连词,表选择,或者;足:使……富足。如:连词,表提起另一话题,作“至于”讲,其:那。以:把。后边省宾语“之”。俟:等待。
19、(讲解)读书的人不可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重任在身而路程遥远。
20、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三、论语十二则原文及翻译注释拼音
1、在《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是:,。
2、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3、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而:人不知而不愠()
5、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6、曾子①曰:“吾②日③三省④吾身:为人谋⑤而不忠⑥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⑦乎?传⑧不习乎?”(《学而》)
7、③[切问而近思]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切,恳切。
8、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9、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10、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1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12、冉有说:“如今颛臾城墙坚固而且靠近季孙氏的封地,现在不夺取,后世一定会成为子孙们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