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重阳节的诗
1、到了魏晋南北朝,重阳已为民间普遍重视。晋人周处《风土记》中记载:“以重阳相会,登山饮酒,谓登高会,又名茱萸会。”又《齐人月令》中说:“重阳之日,必以糕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以泛之,既醉而还。”晋朝诗人谢灵运为了重阳节登高,还制作了一种“谢公履”,前后有活动屐齿,上下山时可分别取去前后齿,使登高更为方便。
2、明日黄花(míngrìhuánghuā)解释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出处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3、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4、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
5、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
6、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7、关于重阳节的古诗句竹叶于人既无分,**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五首其一》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宋祁《九日置酒》西风泼眼山如画,有黄花休恨无钱。张可久《风入松九日》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香醪欲醉茱萸节,壮志还为出塞歌。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秋瑾《九日感赋》
8、诗人独自一人重阳登高,通过对自己所见和所感的描写,表达了了自己在政治上遭挫折多年、怀才不遇的感慨,最后高歌独酌,抒发怡情自然的旷迭的襟怀。
9、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10、重阳节的诗句古诗:《原州九日》
11、《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李清照
12、且泛篱下菊,还聆郢中唱。
13、九月重阳还又到。东篱菊放金钱小。月下风前愁不少。谁语笑。吴娘捣练腰肢袅。
14、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5、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16、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17、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
18、回答:关于重阳节的诗有哪些短一点的?
19、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20、东风路,天衢路,长河公园
二、王维关于重阳节的诗
1、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2、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3、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诸君才绝世,独步许谁强。
4、主办:河南省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
5、九秋气爽,正溪山雨过,茅檐清暇。篱菊妍英,知是为,佳节重阳开也。色妙香殊,匀浮瓯面,俗状卑金斝。歌狂饮俊,满簪还更盈把。村外草草杯盘,边尘不动,欲买应无价。端使晴霄风露冷,云卷烟收平野。向晚婵娟,半轮斜照,想见成清夜。玉山颓处,要看猗帽如画。
6、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7、九月九日为重阳节。重阳,又称重九日。重阳之称早见于战国时期,屈原的《远游》中就有“集重阳入帝宫兮”之句。据《西京杂记》记载,汉代九日已有饮菊酒、吃花糕、插茱萸的习俗,历代相沿,亦称此日为“茱萸节”、“菊花节”。传说汝南桓景跟随道士贾长房游学,贾长房告诉桓景,九月九日家有灾难,宜速回去,令家人各以囊系臂,登髙饮菊酒,祸乃可消。桓景如其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暴死,后因袭成俗,登高成为节日主要内容,遂有“孟嘉落帽”、“白衣送酒”等佳话流传。唐代登高、赏菊的习俗相当盛行,还以十日为小重阳,宋代以后则每况愈下,登高之类活动只在少数文人雅士中流行。近年,许多地方把重阳节称作老人节,节间慰问老人,组织老年人举行文体活动和旅游活动。
8、还当采时菊,定未授寒衣。
9、备薄酒两份,小雏菊儿成双
10、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11、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2、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其由来大致有三:一是登高避灾的传说,二是古人的山岳崇拜,三是在秋日草木开始凋零之际登高“辞青”,与阳春三月的“踏青”相对应。唐代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如杜甫的七律《登高》。登高所到之处,没有一致的规定,一般登高山、高塔都可。
13、珠桧丝杉冷欲霜,山城歌舞助凄凉。且餐山色饮湖光。
14、看我把菊花酒泡好,茱萸别在落雪的发髻。
15、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16、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17、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8、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19、少年自负凌云笔。 —— 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20、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三、关于春节的古诗
1、除了赏菊,古人还会共饮菊花酒。这种酒用菊花杂和黍米酿成,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古代被认为是延年益寿的长命酒。
2、共挽朱幡留半日,强揉青蕊作重阳。不知明日为谁黄。
3、东弥夏首阔,西拒荆门壮。
4、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
5、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6、留下我的年老坐在石头旁倾听
7、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
8、廉颇老矣尚能饭体甚健哉不必扶三径归时秋菊在满城近日雨风多何处题诗酬锦句有人送酒对黄花黄菊倚风村酒熟紫门临水稻花香习射谈经天高地爽佩萸插菊人寿花香重重直上必达凌云路九九登高须防落帽风双庆临门家庆欣逢国庆三阳播彩小阳喜叠重阳
9、编辑:朱丹丹张百红杨彩霞李书娜
10、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11、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12、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13、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14、到了重阳,文人墨客,则常常诗思泉涌,情感难抑。南陈诗人江总的《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赋韵》和唐代诗人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就是两首著名的重阳佳作。
15、“糕在汉语中谐音‘高’,是生长、向上、进步、高升的象征。”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在上面铺干果、枣、果脯的,也有在上面放肉丝的;而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上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16、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
17、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重阳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18、诸人听得,只麽饮气吞声。山僧闻之,不免袖中出手。
19、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
20、中国魏书生教育思想研究院
四、关于重阳节的诗
1、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
2、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
3、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4、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5、夷险虽异时,古今岂殊状。
6、赏析:汉文帝筑有一座高高的望仙台,这天登临时曙色正要散开。三晋的云山都向着北方,二陵的风雨从东边过来。当年守关的令尹谁认识?河上公一去就不再回来。不如就近寻找彭泽宰,一起畅饮陶醉在菊花酒杯中。
7、飒飒霜飘鸳瓦,翠幕轻寒微透,长门深锁悄悄,满庭秋色将晚。眼看菊蕊,重阳泪落如珠,长是淹残粉面。鸾辂音尘远。无限幽恨,寄情空殢纨扇。应是帝王,当初怪妾辞辇,陡顿今来,宫中第一妖娆,却道昭阳飞燕。
8、《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过节了,怎样做才算孝顺?
10、尘世中一切微小渺茫的事物,都有闪光之美。
11、赏析:用白描的手法写雁过江上南飞,与客提壶上青山的一副美景。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写的淋漓尽致。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传达出江水之清,“秋影”包容甚广,不独指雁影。“与客携壶”是置酒会友,兼之有山有水,是人生乐事,“翠微”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