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宋词元曲
1、在《中国诗词大会》上,16岁选手武亦姝获得冠军,不仅我们见识到了古典美女的魅力,也让中国传统文化获得人们的持续关注。与此同时,古典诗词普及的话题被再次讨论。
2、不料,唐琬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陆母怕陆游因此而荒废学业,疏远功名,于是逼陆游休妻。陆游知道不能违抗母亲的意志,却也不愿与唐婉分离,于是偷偷地租了一个院落,把唐婉藏了起来,不时去和她相会。不幸的是,陆母还是知道了这件事情,并命陆游另娶一位安守本分的王氏女为妻终于把这对有情人拆散了。后来,唐婉迫于父命,改嫁同乡远亲赵士诚。两人虽然无奈被迫分离,却都对彼此念念不忘。
3、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4、这些文学样式排列顺序应该就是:诗经、唐诗、宋词、元曲。理由是诗经是我国最早诗歌总集,它是战国时期编辑的,所以最早,唐诗当然是唐朝,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宋词有苏轼、辛弃疾和李清照,元曲有关汉卿,马致远等,顺序从唐宋元时间先后发展的。
5、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
6、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7、粉丝回馈价:100元
8、算好春长在,好花长见,原只是,人憔悴。——程垓《水龙吟》
9、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0、而今往事实在难以重忆,梦魂归绕你住过的闺楼。刻骨的相思如今只在,那芬芳的丁香枝上,那美丽的豆蔻梢头。
11、死记硬背只会磨灭孩子的兴趣,降低对诗词的感知能力,好的方法是耳濡目染,鼓励引导,将诗词的魅力融入生活,除了丰富的诗词储备,父母的熏陶也至关重要。
1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3、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14、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5、这套《唐诗宋词元曲》国学经典套装,适合大人和小孩共同阅读,度过愉快的亲子时光。全书辅以注释、译文、名家赏析等板块,帮助理解,还配有千余幅插画,读来令人赏心悦目。
16、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17、唐诗: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非格律诗或古体诗,如《诗经》、《楚词》等;另一类是格律诗,在一首诗中,每句用字的平仄和韵脚,四两句和六两句应该分别对仗.代表人物是李白杜甫,宋词的代表人物有:苏轼
18、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19、元朝读书人的命运往往跟整个时代息息相关,蒙元时代的茫茫中原,读书人有鸿鹄之志,欲图振翅九天,可是这个时代却如同幽深的黑夜,秋风劲吹,略带寒意。马致远寒窗苦读,屡经科举,可谓仕途坎坷,直致中年之时,方才得中进士,任职地方官员,与年少时的穷困潦倒相比,生活上得到彻底转变,而精神上的需求,却依然无法得以满足。
20、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辛弃疾《木兰花慢》
二、宋词元曲兴盛的根本原因
1、四首“闲适”是最能代表元曲风格的——以小品文字写隐逸闲适和人生感悟,几达极致。
2、展开全部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或杂剧的通称。相对于明传奇(南曲),后世又将元曲称为北曲.元曲与宋词及唐诗有着相同的文学地位。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通常则多指宋朝以来的南曲和北曲,同词的体式相近,但一般在字数定格外可加衬字,较为自由,并多使用口语。分为戏曲(或称剧曲,包括杂剧、传奇等)与散曲两类,元明以来甚为流行。故后世有元曲之称。词是一种诗歌艺术形式,是中国古代诗体的一种,亦称宋词、曲子词、诗馀、长短句。始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在宋代达到其顶峰。一开始伴曲而唱,所以写词又称作填词、倚声。
3、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4、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晏殊《清平乐》
5、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6、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7、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8、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9、上联: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华文学七朝六绝唱下联:李篆曹隶颜楷王行张草金石刀刻,传统书法五体一脉承
10、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11、元曲是中国古代诗歌最后的辉煌,被称为元代最佳之文学,语言自然明快,反映生活图景鲜明生动,长于刻画人物,表达情感,有着深厚的民间基础和市井气息。
12、而在杨浦区语文教研员、特级老师储竞看来,“武亦姝的造诣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到达的,我们要做的是把古诗文滋养惠及每个学生,通过丰盛多彩的语言文字运动帮他们打好童子功,熟读成诵以后,会内化成孩子的兴趣和动力。”
1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4、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15、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1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7、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泪湿:一作:满)
18、全国包邮,货到付款,敬请放心购买。
19、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20、桃红柳绿的春山,煦暖的阳光照耀,和柔的东风吹拂,楼阁上高卷起帘拢,倚栏干远望。杨柳垂条,秋千轻晃,院子里静悄悄。院外黄莺啼鸣,春燕飞舞;小桥之下流水飘满落红。
三、宋词元曲
1、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2、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柳永《曲玉管》
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4、我眼中的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涉过的时间长河流转千年,突破语言壁垒广为流传,超越一个鼎盛时代的一切,抽象为唐宋的符号。不败的千年文化在唐诗宋词中越发澄澈,醇厚、清晰。聆听它音韵优美,回味悠长;吟诵它脍炙人口,使人激情飞扬······
5、此词是苏轼词及豪放词的代表作。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被誉为“古今绝唱”。
6、我常常想起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满城的人争着向江上望去。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面鼓齐发,声势震人。
7、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8、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辛弃疾《水龙吟》
9、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著名教育专家顾明远教授说:
10、不为功利,不求速成,诗词作为中国人独一无二的艺术语言,理应陪伴我们成长。学无止境,无论什么年纪,从现在开始接受诗词的熏陶都不晚,它本来就是我们的语言。
11、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1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3、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14、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
15、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李清照《声声慢》
16、老瓦盆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
17、大江东去,长安西去,为功名走遍天涯路。
18、我居住在长江上游,你居住在长江尾底。日日夜夜想你,却不能见你,你和我啊...同饮一江绿水,两情相爱相知。
19、元曲特点元曲的宫调各具声情,音乐韵律皆可从其宫调中显现,元人芝庵〔唱论〕:大凡声音各应于律吕。分做作六吕十一调,共计十七宫调。
2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四、宋词元曲的区别
1、刘乃昌《宋词三百首新编》说:“全词语言家常,感受细腻,形容尽致,讲究声情,巧用叠字,更以舌齿音交加更传,传达幽咽凄楚情悰,肠断心碎,满纸呜咽,撼人心弦。”无怪古人誉为“千古创格”“绝世奇文”(《冷庐杂识》卷五)。
2、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3、《天净沙·秋》元代:朱庭玉
4、标致似刘伶,受用如陶令。
5、这是一个注定沉醉的夜晚,这是一个清凉的夏季,傍晚时分,乘船返回,因醉酒忘了回家的路,急急争渡,惊起一滩水鸟,翻卷浪花重重时误入藕花深处。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6、《水仙子·咏江南》元代:张养浩
7、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是如雨。—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8、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9、“中国的诗词能够激发起学习热情,使读者会热爱我们走过的大好河山,会欣赏古人高雅的风范,会陶冶自己的情操,所以对于青少年来讲特别重要。”
10、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11、《天净沙·春》元代:白朴
12、(管理员)倒行逆施伍子胥
13、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14、这首诗在当时就很有名,传说李白登黄鹤楼,有人请李白题诗,他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15、醉了山童不劝咱,白发上黄花乱插。
1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陆游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7、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8、明清小说,这些小说集中国文化之精髓,经过世俗化的演绎,成为百姓喜闻乐见的人和故事。代表人物有吴承恩,曹雪芹,罗贯中,施耐庵。
19、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20、不能在疏里直接说他错了
五、宋词元曲明清是什么
1、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2、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3、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4、据媒体报道:此次“编本”教材,换掉了约40%的课文,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较之以前的人教版,小学1到6年级,古诗/文总数增加了55篇(一年级就有古诗),增幅高达80%;总计124篇,占到了全部课文的30%。初中3个年级,古诗/文总篇数也提升至124篇,占到了全部课文的7%。
5、秦汉两晋隋,唐宋元明清;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第一句话所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顺序;第二句话说的是每个朝代著的文化形式。不知道你想问的是以上哪句。
6、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7、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8、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9、会诗词的人,有内涵和格调,特别美好。
10、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通常则多指宋朝以来的南曲和北曲,同词的体式相近,但一般在字数定格外可加衬字,较为自由,并多使用口语。分为戏曲(或称剧曲,包括杂剧、传奇等)与散曲两类,元明以来甚为流行。故后世有元曲之称。词是一种诗歌艺术形式,是中国古代诗体的一种,亦称宋词、曲子词、诗馀、长短句。始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在宋代达到其顶峰。一开始伴曲而唱,所以写词又称作填词、倚声。后来逐渐独立出来,成为一门专门的诗歌艺术。
1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3、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
14、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15、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16、《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
17、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全民族每个成员的共同财富。不了解中国古典文学,将无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18、继唐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力。首先它们出现的年代不一样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两种既不相同又有联系的文化产物。
19、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仍同去年一样。
20、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六、宋词元曲
1、《踏莎行·候馆梅残》宋代:欧阳修
2、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3、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
4、人生不得志,往往如是。
5、从文化传承到教育政策,再到媒介传播,到可见古诗文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6、全国包邮,货到付款。
7、竞渡的龙舟高高地挂起一面面红旗,从柳阴深处的水洲出击。鼓声像春天的雷电,冲破烟雾,劈开波涛,直奔远处夺标目的地。
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9、由于小学语文所学宋词元曲较多,现列举如下:宋词:《水调歌头》,作者是苏轼。《如梦令》,作者是李清照。《长相思》,作者是欧阳修《蝶恋花》,作者是柳永。《声声慢》,作者是李清照。元曲:《墙头马上》,作者是白朴。《天净沙·秋思》,作者是马致远。《阳春曲·题情》,作者是白朴。《山坡羊·潼关怀
10、关注小轩私人号“hhyy8833”获取更多文玩资讯;
11、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
12、在很久以后,一起回忆,当年那个纠结的身影,那段相思的日子,那曾经年轻有梦的黄昏,甚至那冷冷的秋风。
13、太阳渐渐西沉,已衔着西山了,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是多么的孤寂。轻烟淡淡飘向空中,几只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远处一片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互相夹杂,好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啊。
14、杜郎老矣,想旧事、花须能说。记少年、一梦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周密《瑶华》
15、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16、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
1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
18、恰离了绿水青山那搭,早来到竹篱茅舍人家。
19、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20、这首曲子写的是桃花源,是心中痴念的想,岁月静好如流水……
1、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2、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4、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5、由于新疆、西藏运费较贵,所以新疆、西藏的朋友如要购买,每件需补20元运费差,请酌情下单,感谢您的理解!
6、产生的背景不同(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等)唐诗是在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江山大一统和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诞生的。唐人总结了诗经和乐府等前人诗歌的成就基础上,将诗歌的格律进行系统化和格式化。使得唐诗的创作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体式。
7、这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了,说起诗书当然就离不开对古代诗词曲的领悟内化。
8、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永遇乐》
9、宋词是唐诗后面出现的又一新的文学体裁,分为两大类:婉约派、豪放派。婉约派以李清照、柳永、秦观等为代表人物。豪放派以辛弃疾、苏轼、岳飞、陈亮等为代表人物。宋词的发展初期极其艳丽浮华,在市井酒肆中很流行,是一种比较通俗的艺术形式,被认为是粗俗失大雅的民间艺术,难登大雅之殿。宋朝的艳妓极其多,其水平尤其高,是其他朝代所罕见的。艳妓们和宋朝的才子们共同推动了词这一新兴艺术形式。
10、雨绵绵,恨意难消,云层层,愁绪堆积,江南景色,依旧被称为上好美丽。水边村落,湖畔渔市,袅袅升起一缕孤零零的炊烟,那么淡,那么细。
11、随着词在宋代的文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词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充实和提高。“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奠定了边塞词在宋词中的地位,使只闻歌筵酒席、宫廷豪门、都市风情、脂粉相思之类的世人一新耳目。到苏轼词首开豪放词风,宋词已经不仅限于文人士大夫寄情娱乐和表达儿女之情的玩物,更寄托了当时的士大夫对时代、对人生乃至对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感悟和思考。宋词彻底跳出了歌舞艳情的巢窠,升华为一种代表了时代精神的文化形式。
12、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13、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套数两种。
14、此诗问世后,深受唐末统治者重视。据《资治通鉴》卷载,宰相冯道向后唐皇帝李嗣源述说农民痛苦之时,就在朝堂上诵读了这首诗。
15、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16、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17、读起来很美,很舒服,能得到心灵的共鸣,还不够吗?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给人一种凄苦,不忍促读;“老夫聊发少年狂”“大江东去”“山间兰牙短浸溪”等等的豪迈,"明月几时有"等的恬静与思念;王安石“登临送目”的流畅;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绿树听鹈鴂”“更能消几番风雨”蕴含的悲愤;还有张孝祥“长淮望断”令人罢席,等等,读来一种生活中没有的体会与感悟。个人最喜欢苏轼,不仅他的才华高,诗,词,文,画,书法,全能型的,还有他的性格,逆境下始终保持乐观与豪迈,同时心思又极为细腻,二者很好的结合,为官又能为百姓做实事,楷模级的。虽然学不了他的才能,但学会他的性格,很好。元曲了解不多,除了几首,大多不很喜欢,各有所好吧。。
18、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19、元曲,流行在元朝一种文学体裁。
20、爱读诗,还喜欢写诗。这群写诗的孩子当中,很多从小就开始背诵古诗,“四五岁的时候,妈妈就教我背唐诗宋词元曲。开始是背着玩,慢慢的,就有了语感,就写出了这样的诗句。”
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2、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争忍有离情?
3、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4、唐诗是我们最熟悉的,唐诗是我们中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无论是对中国还是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诗被说作唐诗是因为是在唐朝发展到了顶峰,属于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时期。唐诗继承汉魏六朝以来诗歌的大成,在不完善的状态下逐渐发展成了唐诗近代诗的定型。
5、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6、词由于要和乐歌唱,而且一般是由女子在宴会上歌唱,因而比诗更讲究含蓄蕴藉、形式精巧、音调和谐。词又分为小令、中调、长调。小令精巧轻盈,空灵蕴藉,韵味悠长;中调与七言近体诗规模相近,分为上下两阙,但讲究变化,晓畅中见蕴藉,分隔中见整体;长调因其歌唱时一般节拍舒缓、篇幅较长,故又称慢词。由于长调篇幅长,容量大(最长的《莺啼序》,256字),因此词人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叙事、抒情、写景、议理从容展开,结构上讲究转折变化,浑成统一。
7、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8、而在元代这个读书人地位急剧下降的年代,元曲是作为表达不满情绪,抨击社会黑暗的手段而存在的。内容表现上更为辛辣直接。当然,他们年代的不同也是区别之一。以下是宋词和元曲的介绍,供参考。
9、五经正义从李唐到宋初一直是官方教材和科举的重要依据(活跃)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