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的情感95句精选文案

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

3、点击上方“曦月记”可关注哦~

4、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

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

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当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词以月起兴,以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也表达了在仕途失意时旷达超脱的胸怀和乐观的景致。

9、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10、而在苏轼的词中,则是对上天的宫阙存在着疑惑。在古代,有着“天上一日,人间一年”的说法,因此,他以为,天上与人间必然有着不同的计算时间的方法。

11、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12、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

13、怎么才能知道月亮圆缺的规律呢?我举杯遥问苍穹。不知道天宫里,现在是何年月?我本可以和着这清风扶摇而上去问问故人,只怕高楼红墙、层楼叠榭,我经不住那高处的寒意。而那九天之上的风光又哪里比得上此刻银光乍泄下,犹如宫娥起舞的影和这水波微荡的风呢?

14、抖音号:ligeyinhua

15、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16、“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

17、书画艺术研究院书画高研班面向全国招生

18、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

19、父母和孩子终身学习,共同成长;培养家庭阅读的风气,点滴记录每一天,成长每一天。

20、《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中心思想:本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水调歌头》这首词的上片把酒颂月,抒写了由幻想超尘到复归现实的思想过程;下片对月怀人,阐发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的人生哲理。全词意境清远,笔调深婉,表现出作者旷达乐观的胸襟。表达出作者从苦闷的悲观中走出来,达到豁达乐观的人生境界,从失意矛盾中走向胸怀坦荡的达观,留给后人无尽温暖与美好。

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的情感

1、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

2、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

3、“无眠”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人。

4、Bearingnogrudge,

5、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

6、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7、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只有18句的原因是每一个词牌都有句式结构及字数限制水调歌头,词牌名。双调,上片九句,押四平韵,48字,下片十句,押四平韵,47字,共95字。上下片中的两个六言句,宋人常兼押仄声韵,也可平仄互韵或句句押韵。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宋乐入“中吕调”,见《碧鸡漫志》卷四。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前后片两六言句夹叶仄韵者,有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有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江南好、花犯念奴等异名。

9、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

10、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

11、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12、李歌曾担任中央电视台《致富经》《科技苑》《农业教育与科技》等栏目主持人、播音主持指导。

13、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生本就有悲欢离合,月儿常有阴晴圆缺,(想要人团圆时月亮正好也圆满)这样的好事自古就难以两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都能平安健康长寿,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赏明月。

14、“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

1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时所作。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创作的。

16、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

17、下阕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人以理遣情,希望从共赏明月中互致慰藉,离别之憾可以从兄弟友爱中获得补偿,全词以美好的境界结束。结句与上阕“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样,是积极乐观的。

18、wearestillabletoshare

19、“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0、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的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及解释

1、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中秋词。上片,因月而生天上之奇想;下片,因月而感人间之事实。挥洒自如,不假雕琢,而浩荡之气,超绝尘凡。胡仲任谓中秋词,自此词一出,余词尽废,可见独步当时之概。起句,破空而来,奇崛异常,用意自太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化出。“不知”两句,承上意,更作疑问,既不知月几时有,故亦不知至今天上为何年也。

2、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乐观和美好的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

3、你好,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诗句中描写月亮的诗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时所作。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望采纳。

4、他其实主要是为抒情,他自己说是“兼怀子由”,即苏子由,也就是苏辙,他的亲生弟弟,也是个大文学家。

5、由“把酒问青天”到此处的问月,诗人的感情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他逐渐领悟到了什么,也可以说他听到了天外之音。

6、I’dliketoridethewindtoflyhome.

7、解读|东坡诗“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8、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10、Itdoesnotseemlikethehumanworld.

1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一作:何时;又恐一作:惟/唯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向一作:偏向)

12、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

13、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4、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5、像中秋佳节如此明月几时能有?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

16、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17、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蹊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

1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中秋在密州时所作。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词作上片问天反映执著人生,下片问月表现善处人生。落笔潇洒,舒卷自如,情与景融,境与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满哲理,是苏轼词的典范之作。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19、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20、中秋。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是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

四、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

1、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

2、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3、解读|东坡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4、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

5、译文: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岸边乱石林立,像要刺破天空,惊人的巨浪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词以月起兴,以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也表达了在仕途失意时旷达超脱的胸怀和乐观的景致。

8、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0、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11、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

12、解读|东坡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13、(译文)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高高兴兴地喝酒直到天亮,喝了个大醉,写下这首词,同时也思念弟弟苏辙。

14、月亮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她也有着自己固有的悲痛,同人有“悲欢离合”一样,她也有着“阴晴圆缺”,这世界本身就不是完美的,每一件事物都处在自己固有的缺憾之中。

15、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

1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17、一个爱读书的人,灵魂有香气,不仅仅是表现在外表上,更主要的是你的谈吐,你的思维,当你读了足够多的书的时候,你的灵魂自然会散发香气,并且被每一个人嗅到。

1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一句可以看成作者的领悟,也可以看成月亮的回答:

19、李歌音话学院创始人,开办从普通话规范到语言演播技巧提升的系统化培训课程,以及多种形式及内容的公益课堂,公益大课近百场,受益者六十多万人。

20、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觉得是这句,想要去但是那里太高冷,所以心里有矛盾。不知道这个答案满意不?

五、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哪个节日有关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流行歌曲由梁志宏作曲,邓丽君1983年首唱并将歌名改为《但愿人长久》。邓丽君1995年5月去世后,王菲为了纪念邓丽君在同年7月发行了菲靡靡之音,其中将《但愿人长久》换成了《明月几时有》。

2、不胜(shèng,旧时读shēng):经受不住。

3、这首中秋词为作者醉后抒情。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

4、流光瞬息,月儿从高楼檐角,又跳入满是雕花团簇的窗棂,盯着我这样辗转反侧的外乡之人看啊看。月儿呀月儿我可有哪里惹恼了你吗,不然为什么要在我与亲朋分别的时候格外的圆呢?

5、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6、嘉祐二年(1057),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7、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向一作:偏向)

8、明月从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在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像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美丽月宫,经受不住寒冷。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清冷的月宫,哪里比得上人间。月亮转动,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夜深时,月光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月亮既圆,便不应有恨了,但为什么常常要趁着离别的时候圆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遇到阴、晴、圆、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只愿我们都健康和长寿,虽然远离千里,也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

9、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并未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10、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11、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1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运用形象的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此词是苏轼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之情。

14、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

15、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

相关文章

  • 贾岛题李凝幽居几年级学

    一、贾岛题李凝幽居 1、阎凤梧||王维《观猎》:唐代第一部狩猎“动画片” 2、读书感悟||唐诗,你真读懂了吗? 3、因为客人的到来,惊动了池塘边树上的鸟儿。面对月光下那个小院子…

    2023-10-18
    59
  • 现代诗歌格式空几个格

    一、现代诗歌格式 1、111号,刁利欣:说出 2、一个命题,没有百分百的满分。真没有 3、突然发现父亲,向里面挤了挤 4、为您奉上:我的快乐(诗歌)我的快乐开在春天,甜甜的花香让我…

    2023-10-18
    59
  • 明月几时有苏轼原文58句

    一、明月几时有苏轼 1、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2、用"/"为下面词句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3、“扣舷独笑,不知今夕何夕” 4、得,…

    2023-10-18
    59
  •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是几年

    一、山中与裴秀才书 1、所以,蓝田辋川不过是年届40的王维安顿自己心灵的又一个驿站,早在18岁前后,年轻的王维就曾与好友祖自虚隐居长安终南,翩翩作神仙之游:“念昔同携手,…

    2023-10-18
    59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什么节

    一、苏轼的水调歌头 1、经典咏流传:李叔同《送别》 2、综上所述,苏轼的思想将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思想结合在了一起,在佛家看破、淡泊名利的思想下使苏轼养成了豁达的性格,而…

    2023-10-18
    59
  • 苏东坡水调歌头书法欣赏

    一、苏东坡水调歌头 1、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2、“Howoftencomesabrightmoon?”Iaskedthisofthebluesky.Iheldupmydrinkingcup,AsIpledforareply. 3、枕上诗…

    2023-10-18
    59
  • 水调歌头中秋的作者是谁

    一、水调歌头中秋 1、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⑺千重:千层,层层迭迭。 3、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2023-10-18
    59
  • 水调歌头苏轼原文书法作

    一、水调歌头苏轼原文 1、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 2、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

    2023-10-18
    59
  • 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

    一、苏轼水调歌头 1、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2、jiān huái zǐ…

    2023-10-18
    59
  • 赠花卿古诗是几年级学的

    一、赠花卿古诗 1、(学古诗)小儿垂钓——胡令能 2、(学古诗)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3、(学古诗)竹枝词——刘禹锡 4、(学古诗)咏牡丹——王溥 5、花卿: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

    2023-10-18
    5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