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文翻译及解读127句精选文案

一、论语全文翻译

1、(译文)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2、(译文)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3、(译文)蘧伯玉派使者去拜访孔子。孔子让使者坐下,然后问道:“先生最近在做什么?”使者回答说:“先生想要减少自己的错误,但未能做到。”使者走了以后,孔子说:“好一位使者啊,好一位使者啊!”

4、(译文)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制度。”

5、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 关于“孝悌”的意义,有子是从两个角度阐述的。第一说的是“孝悌”与社会稳定的关系。有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先爱自己的亲人,才能将这种爱推及他人,由爱父母、兄弟姐妹、朋友,推广到爱一切人。这样,很自然地就把个人的修养与维系社会稳定连接起来。

7、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8、67岁:公元前485年(鲁哀公十年)

9、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于是,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地各种错误。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10、(译文)颜渊感叹地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好像有一个十分高大的东西立在我前面,虽然我想要追随上去,却没有前进的路径了。”

11、(译文)孔子说:“国家有道,要正言正行;国家无道,还要正直,但说话要随和谨慎。”

12、孔子去卫居鲁。夏五月鲁定公卒,鲁哀公立。

13、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14、19岁:公元前533年(鲁昭公九年)

15、(译文)子张问做善人的方法。孔子说:“如果不沿着前人的脚印走,其学问和修养就不到家。

16、 “仁”是爱的哲学,同样,“孝”也是爱的哲学,是一种感恩回报的爱。父母生儿有女,你可以说那是繁行后代的生物本能使然。但是,作为父母,通常会养育照顾子女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他们付出的情感、心血和财富理应得到回报。当父母年老体衰的时候,子女回过来照料他们,是理所应当的。不仅如此,古人还给这种回报一个好名声一一孝。

17、孔于周游列国14年,至此结束。

18、翻译:到了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19、孔子自蔡到叶。叶公问政于孔子,并与孔子讨论有关正直的道德问题。

20、(译文)樊迟陪着孔子在舞雩台下散步,说:“请问怎样提高品德修养?怎样改正自己的邪念?怎样辨别迷惑?”孔子说:“问得好!先努力致力于事,然后才有所收获,不就是提高品德了吗?检讨自己的邪念了吗?由于一时的气愤,就忘记了自身的安危,以至于牵连自己的亲人,这不就是迷惑吗?”

二、论语全文翻译及解读

1、《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包括《古论》《鲁论》和《齐论》。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

2、(译文)乡里人举行迎神驱鬼的宗教仪式时,孔子总是穿着朝服站在东边的台阶上。

3、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4、鲁昭公九年(公元前533年),孔子19岁,为了能够经常回到祖籍地宋国祭拜祖先,便迎娶了宋国人丌官氏之女为妻。

5、(译文)达巷党这个地方有人说:“孔子真伟大啊!他学问渊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的专长来称赞他。”孔子听说了,对他的学生说:“我要专长于哪个方面呢?驾车呢?还是射箭呢?我还是驾车吧。”

6、(译文)子路(对孔子)说:“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说:“首先必须正名分。”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您想得太不合时宜了。这名怎么正呢?”孔子说:“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

7、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9、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10、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1、翻译: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已记得牢固,就与切身有关的问题提出疑问并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12、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3、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1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5、是道也,何足以臧:孔子引诗以美子路,子路终身诵之。是以一善沽沾自喜,将不复于道更求进,故孔子复言此以警之。或说:不忮不求以下当别为一章。今按:不忮不求,正承上敝组狐貉之对立来,分章则义不见,今不从。

16、(译文)孔子讲到卫灵公的无道,季康子说:“既然如此,为什么他没有败亡呢?”孔子说:“因为他有仲叔圉接待宾客,祝鮀管理宗庙祭祀,王孙贾统率军队,像这样,怎么会败亡呢?”

17、(译文)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人口真多呀!”冉有说:“人口已经够多了,还要再做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起来。”冉有说:“富了以后又还要做些什么?”孔子说:“对他们进行教化。”

18、(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19、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0、子路对孔子见南子极有意见批评了孔子。

三、论语全文翻译100页

1、(译文)孔子谈到卫国的公子荆时说:“他善于管理经济,居家理财。刚开始有一点,他说:‘差不多也就够了。’稍为多一点时,他说:‘差不多就算完备了。’更多一点时,他说:‘差不多算是完美了’。”

2、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

3、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4、先秦: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6、(2)野人:朴素粗鲁的人或指乡野平民。

7、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8、40岁:公元前512年(鲁昭公三十年)

9、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10、46岁:公元前506年(鲁定公四年)

11、(译文)孔子说:“我有知识吗?其实没有知识。有一个乡下人问我,我对他谈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我只是从问题的两端去问,这样对此问题就可以全部搞清楚了。”

12、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13、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14、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子贡为之守墓六年。弟子及鲁人从墓而家者上百家,

15、鲁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孔子日见其长,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所以称自己虽然已经十五岁了,但志向在于做学问。

16、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二十二篇,其中二十篇的章句很多和《鲁论语》相同,但是多出《问王》和《知道》两篇。

17、弟子公孙龙生。龙字子石,楚国人。

18、(译文)孔子对颜渊说:“可惜呀!我只见他不断前进,从来没有看见他停止过。”

19、(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20、(译文)孔子对鲁国乐官谈论演奏音乐的道理说:“奏乐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开始演奏,各种乐器合奏,声音繁美;继续展开下去,悠扬悦耳,音节分明,连续不断,最后完成。”

四、论语全文翻译完整下载

1、持定公的阴谋未能得逞,而且逼迫齐国答应归还侵占鲁国的郓、鄵、龟阴

2、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3、孔子说:“中宇,让我来教你对知识和无知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人才是聪明的。

4、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5、66岁:公元前486年(鲁哀公九年)

6、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7、(译文)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只要对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合乎于礼的规定,那么,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

8、翻译: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

9、(译文)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10、翻译:孔子说:“在多个人的行列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11、《论语·学而第一》原文、注释、翻译:

12、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符军权。孔了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

13、(译文)高柴愚直,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

1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15、译文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16、58岁:公元前494年(鲁哀公元年〕

1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18、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做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卒。

19、(译文)棘子成说:“君子只要具有好的品质就行了,要那些表面的仪式干什么呢?”子贡说:“真遗憾,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本质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质,都是同等重要的。去掉了毛的虎、豹皮,就如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一样。”

20、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五、论语全文翻译完整版百度文库

1、(译文)孔子说:“从太师挚演奏的序曲开始,到最后演奏《关睢》的结尾,丰富而优美的音乐在我耳边回荡。”

2、(译文)孔子说:“比赛射箭,不在于穿透靶子,因为各人的力气大小不同。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3、(翻译)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4、(译文)孔子说:“《关睢》这篇诗,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哀伤。”

5、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叹道:“赐啊,现在可以跟你聊《诗》了。告诉你一点,你就联想到别的东西。”

6、(译文)季氏比周朝的公侯还要富有,而冉求还帮他搜刮来增加他的钱财。孔子说:“他不是我的学生了,你们可以大张旗鼓地去攻击他吧!”

7、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8、(译文)孔子说:“君子安静坦然而不傲慢无礼,小人傲慢无礼而不安静坦然。”

9、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止。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

10、(译文)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11、三省:省,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12、弟子仲由生,字子路,卞人。

13、译文孔子说:“君子帮助人取得成绩,不促使人陷入失败。小人相反。”

14、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15、(译文)孔子在上朝的时候,(国君还没有到来,)同下大夫说话,温和而快乐的样子;同上大夫说话,正直而公正的样子;国君已经来了,恭敬而心中不安的样子,但又仪态适中。

16、其由也与:《檀弓》,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家语》:子路为亲负米。则衣敝緼袍乃实况,非设辞。

17、翻译:读书的人不可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重任在身而路程遥远。

18、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过份,子夏不足。”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和不足是一样的。”

19、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0、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六、论语全文翻译

1、(译文)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3、(译文)子路问怎样事奉君主。孔子说:“不能欺骗他,但可以犯颜直谏。”

4、《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6、翻译: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8、(译文)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9、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求学的,几乎遍及各诸候国。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1、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理解别人。”

12、翻译:子夏说:“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13、孔子闻卫国政变,预感到子路有生命危险。子路果然被害。孔子十分难过。

14、孔子由鲁至卫。卫灵公问陈(阵)于孔子,孔子婉言拒绝了卫灵公。孔子

15、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16、(译文)行乡饮酒的礼仪结束后,(孔子)一定要等老年人先出去,然后自己才出去。

17、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18、(译文)孔子说:“真伟大啊!尧这样的君主。多么崇高啊!只有天最高大,只有尧才能效法天的高大。(他的恩德)多么广大啊,百姓们真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对它的称赞。他的功绩多么崇高,他制定的礼仪制度多么光辉啊!”

19、(译文)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

20、译文: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适从。”

1、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2、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3、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4、(译文)孔子说:“审理诉讼案件,我同别人也是一样的。重要的是必须使诉讼的案件根本不发生!”

5、(译文)孔子说:“居于执政地位的人,不能宽厚待人,行礼的时候不严肃,参加丧礼时也不悲哀,这种情况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

6、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相关文章

  • 离骚课文节选翻译113句精

    一、离骚课文 1、yú suī hǎo xiū kuā yǐ jī jī xī , 2、这是我心中追求的东西,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 3、表达人生在世虽然各有各的乐趣,但诗人唯独把爱美德当做常态的句子是:民…

    2023-10-17
    59
  • 昭君怨咏荷上雨翻译10

    一、昭君怨咏荷上雨 1、《昭君怨·咏荷上雨》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词作。这首小令用轻松活泼的笔调写自己梦中泛舟西湖和被雨惊醒后的情景。上片写梦中泛舟西湖花底,骤雨打篷,从…

    2023-10-17
    59
  • 讨武氏檄全文拼音148句精

    一、讨武氏檄的诗人 1、不难看出,这首打油诗的矛头直指时任东北军统帅的张学良,斥责他在“九一八”日本关东军入侵之时,不顾民族安危只知风流快活,终至东北沦陷。然而,张…

    2023-10-17
    59
  • 江神子赋梅寄余叔良翻译

    一、江神子赋梅寄余叔良 1、(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②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入清不仕,撰有《菊…

    2023-10-17
    59
  • 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三年

    一、守株待兔文言文 1、●请补充出文中括号里的主语。 2、①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 3、首先,我从学生熟知的寓言故事《亡羊补牢》《坐井观天》等故事导入寓言,让学生再…

    2023-10-17
    59
  • 观沧海原文及翻译古诗文

    一、观沧海原文及翻译 1、最后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诗结尾的一种方式。 2、部编版初中语文各年级上册教学资料汇总 3、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4、g…

    2023-10-17
    59
  • 读书佐酒文言文翻译83句

    一、读书佐酒 1、精神如炬,信念如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精神上有怎样的海拔,就能攀登怎样的高度。 2、——搜索号hnsfspgs—— 3、使子弟密觇之 派弟子们去偷偷观察。使:让…

    2023-10-17
    59
  • 晁错传翻译149句精选文案

    一、晁错传 1、B.晁父为保全家族反对儿子削地收郡,邓公从国家利益出发赞同削地收郡。两人立场截然不同,但他们能认识到晁错之策有利于巩固中央皇权,却是相同的。 2、”袁盎说…

    2023-10-17
    59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一、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意思 1、迢迢万里的银河朝西南方向下坠,喔喔的鸡叫之声在邻家不断长鸣。 2、我们读过很多诗,背过很多诗,但“为什么是诗?”“诗跟别的文章有什…

    2023-10-17
    59
  • 文言文童趣翻译及原文

    一、文言文童趣 1、①明察秋毫〔看清〕②必细察其纹理〔观察〕 2、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3、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

    2023-10-17
    5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