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借古讽今的诗句116句精选文案

一、六国论

1、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流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

2、《六国论》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

3、①六国,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

4、诸侯赂秦情形(祖先和子孙对比)

5、明确本文论证层次及论证手法

6、可采用分组汇报或竞赛的形式,落实文言知识点及翻译重难点

7、学习史论借古讽今的写法,培养学生“以史为鉴”的情操,厚植爱国情怀。

8、《六国论》的写作目的是通过批判六国赂秦之失策,警告北宋统治者,必须结束对辽和西夏纳款输银的苟全屈辱方针,用战争来保卫国家的完整、独立,以免重蹈六国败亡的覆辙。作者以论古为手段,以砭今为目的。“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败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作者托古讽今的良苦用心在文章最后和盘端出。

9、(诸侯)奉之弥繁,(秦国)侵之愈急

10、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11、提高文言文诵读能力;

12、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六国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可是还有可以用不赂秦的手段战胜秦国的形势。假如我们凭仗着这样大的国家,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

13、教师播放李默然诵读音频,让学生进一步比较、借鉴诵读。

14、宋朝苏洵和苏辙认为六国只会割地贿赂秦国,(六国的割地)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他们)不知道坚守合纵盟约的重要;齐国、楚国、燕国、赵国不知道帮助韩国、魏国来(一起)抵抗秦国(的重要):认为必须像这样(割地贿赂秦国)之后,秦国的威胁(就)可以消除。

15、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苏洵的生平,及本文的写作背景,积累文化常识。

16、当与秦相较,或(或许,副词)未易量。

17、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8、割地赂秦的危害(引用、比喻)

19、此言得(适宜、得当,符合.)之

20、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

二、六国论借古讽今的诗句

1、《过秦论》与《六国论》虽是史评,同属议论文,但两文的论证结构安排却不同。《过秦论》采用两段式结构;《六国论》采用三段式结构。《过秦论》第一大段详细具体而又简洁生动地记述了秦自孝公始至秦二世由弱及强,由强到弱而亡的过程;第二大段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了秦亡的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六国论》第一大段指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二大段运用韩、魏、楚赂秦而亡,齐、燕、赵因它国赂秦而亡的具体事实,证明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三大段在第二大段的基础上,引出教训,警戒后人。

2、A.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率:都,皆)

3、前290年韩割武遂予秦。前280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前275年魏割温予秦。前273年魏割南阳予秦。

4、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知识,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

5、使学生积累文学文化常识,生发对古人的崇敬,调动学生积极性

6、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大夫争相传诵,名声大震。

7、至于颠覆,理(名作状,按道理)固宜然。

8、实词:兵、暴、事、始、得

9、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秦兵解去。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河外。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10、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11、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这样论证有什么好处?

12、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13、点击关注|文学依然神圣

14、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

15、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16、以识别文言现象、落实词句翻译为途径,读懂经典文言文。

17、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

18、体会论证思想,学习借古讽今的写法,培养科学史观,厚植爱国情怀。

19、厥:相当于“其”,他们的

20、表现手法侧重点不同

三、六国论

1、因此我们分析这篇文章,不是看它是否准确、全面地评价了历史事实,而应着眼于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

2、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4、五国分别是齐楚燕韩赵。五国破灭非赂秦,齐国贿赂方式不同,苏洵通过《六国论》暗指宋朝皇帝不要以土地换和平,在苏洵论证的第一种国家当中,它们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愿意不遗余力去贿赂秦国的,要么是选择单独抗秦,要么是联合抗秦。可是到了战国中后期的时候,秦国已经彻底的完成了商鞅变法,它的综合国力突飞猛进,在这种情况之下,山东六国同样不能够保持没有任何猜忌的联盟关系。

5、惜其用武而不终(用到底,坚持到底,动词)

6、结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7、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前朝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的教训,采用中央专制集权的政策,集军权、财权、人权于中央,将帅无权,且经常轮换,军队十分虚弱。苏洵一生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个时期。此时,北宋统治者屡屡屈服于北部辽和西北部西夏的侵略势力,一直采取妥协求和的政策。历史上的“澶渊之盟”就是典型的例子。在辽和西夏兴兵侵犯面前,北宋统治者一味议和妥协。以每年送给银、绢、茶等财物为条件,求得暂时的和平。苏洵正是针对北宋统治者屈辱于辽和西夏,赂敌求安的行为。借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故事,写下《六国论》,批评北宋对外政策的不当,希望当政者改弦更张,重用人才,维护自己的政权。

8、秦以(介词,用)攻战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9、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0、是故燕虽小国而后(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之后)亡,

11、《过秦论》与《六国论》虽然出自不同时代不同作家之手,但却有同曲异工之妙,堪称中学语文教材中又一著名的姊妹篇。

12、至于:到~,由上文承接到下文

13、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代词,代燕赵之君)土,

14、惜其用武而(转折连词,却)不终也。

15、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可是还有能够不割地贿赂而战胜秦国的形势。如果凭着一统天下的大国,反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16、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咽不下的。真可悲叹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威所胁迫啊!

17、与(动词,亲附,亲近)嬴而不助五国也。

18、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19、比较《过秦论》与《六国论》异同。

20、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赵、灭燕前221年灭齐

四、六国论是史论还是政论

1、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2、大器晚成的苏洵,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谒见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3、思厥先祖父(祖辈和父辈),

4、以诵读为切入点,体会文章的节奏、情致,整体把握经典文言文。

5、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事,前例),是又在六国下矣。

6、比较因割地贿赂造成的双方的土地变化(对比)

7、(1)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

8、作者又以六国的主要谋士苏秦的言行加以证明:苏秦挂六国相印,力倡合纵,好像誓与六国共存亡,合纵之法也似乎真可抑秦,其实并非如此。作者指出:苏秦为人朝秦暮楚,惟利是图,他起初投秦,因为他知道秦必将统一天下,只是秦不用他,他才转而去倡合纵、说六国的。

9、请4个小组的同学合作,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10、读准,扫清文字障碍。

11、以地事秦,犹动词,好象)抱薪救火

12、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13、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刘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

14、率(shuài)赂(lù)秦耶暴(pù)霜露

15、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

16、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7、诵读:(采用李士健《六国论》“四愤”诵读)

18、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苏洵所说的“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9、欢迎投稿至邮箱:1004961216@qq.com

20、这是采取侧面进击、迂回包抄之法。因为作者要指责包括二苏在内的后人袒护六国、专门罪秦的偏颇之论,就必然要证实六国与秦一样都很暴虐;作者要论证六国必然破亡,当然也必须首先论证六国的所为是违背了天道人情。

五、六国论歌曲

1、系统而深刻的总结分析解读秦国统一六国的经验教训。“灭六国非秦也。六国也。”

2、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既深入又充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

3、探究借古讽今的写作目的

4、是故燕虽小国而(转折连词,却)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5、落实文言翻译,梳理论证层次,理解“弊在赂秦”的中心观点。

6、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7、《过秦论》组材以时间为序;《六国论》组材以事物类别为序。《过秦论》从秦孝公写起,历经惠文、武王、昭襄王,延及考文王、庄襄王,及至始皇,具体记述了秦国由弱变强,由强及弱而亡的历史。《六国论》则将六国中直接赂秦而亡,因他国赂秦而亡,分别加以归类,进行具体分析阐述,进而得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结论。

8、若夫先王之政则不然,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呜呼,此其秦汉之所及也哉?

9、课堂检测,巩固提高

10、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

11、燕赵之君,始(起初,副词)有远略

12、《过秦论》和《六国论》虽然都运用了述评结合的手法,但两文表现手法的侧重点不同。《过秦论》侧重于记述,因为本文主要是运用大量的事实来进行对照比较,让事实说话,从而证明秦亡的原因。《六国论》主要在分析阐述六国破灭的原因,赂秦弊端所在,所以全文侧重点放在议论分析上。《过秦论》采用先述后评,以述为主;《六国论》采用先评后述,边述边评,以评为主。

13、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14、第三段是如何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分论点的?

15、本文在第一自然段开宗明义提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然后将这一论点一分为从“赂秦”和“不赂秦”两个方面进行论证。

16、明确: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是“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17、向(如果,连词)使三国各爱其地

18、终(终于,副词)继五国迁灭

19、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0、《六国论》属于议论文体。《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六、六国论

1、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2、洎牧以(因为,介词)谗诛,邯郸为郡,

3、六国与秦的有关史实

4、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5、思厥先祖父,暴霜雪,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翻译: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6、本文为论说文,其结构完美地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

7、那六国相互图谋相互攻取,相互欺诈相互威胁,(他们)没有兄弟骨肉之亲,他们的事又不只是财物用度的小事,而(主张)连衡的人正在一天天地用强秦的威势,威胁六国,即使贤明(而有)智慧如燕昭王那样的,还只得俯首听命(于秦),不停地道歉过失。

8、最后两段从相反角度提出假设,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同时点明写作目的,委婉讽谏北宋王朝以史为鉴,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9、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数:天数、命运)

10、结论: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1、故不战而(转折连词)强弱胜负已判矣。

12、合作探究,突破重点

13、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既深入又充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

14、(3)“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

15、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16、作者:苏洵朗诵:夏青方明

相关文章

  • 曹刿论战译文加翻译11

    一、曹刿论战译文 1、齐与鲁是春秋时期的邻国,都在今山东省,齐在东北部,鲁在西南部。公元前697年,齐襄公即位,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

    2023-10-17
    59
  • 苏洵六国论是史论还是政

    一、苏洵六国论 1、三苏的《六国论》都是针对北宋王朝当时对内因循守旧,对外屈膝求和这一形势而作的,均是有感而发,皆未能全面论述六国破灭的历史原因,但都具有现实针对性…

    2023-10-17
    59
  • 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论述

    一、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1、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这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像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 2、想念长安:“狂风吹我心,西…

    2023-10-17
    59
  • 论语全文翻译及解读12

    一、论语全文翻译 1、(译文)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

    2023-10-17
    59
  • 论功行赏的论74句精选文

    一、论功行赏 1、天下已定,论功行赏。大家都在争功,争论了很长时间也没有结果。刘邦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封萧何为酂侯,赏赐的封邑最多。你说他功劳大,倒不如说是他势力大…

    2023-10-17
    59
  • 陈子昂的诗歌革新理论的

    一、陈子昂的诗 1、拥抱春天,让我们一起来品诗词! 2、茫茫天地间,仿佛只剩了他一个人,孤独徘徊。 3、天色将晚,他也体态臃肿 4、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那就是陈子昂是真的很…

    2023-10-17
    59
  • 中鸟网论坛131句精选文案

    一、中鸟 1、每位老师的风格也会有所不同,在原有基础上发挥自己的特色。 2、成语“惊弓之鸟”中的鸟,就是大雁。 3、这样的小鸟像光彩耀眼的珍珠吸引住人们的视线,引起人们无…

    2023-10-17
    59
  • 论语全文译文完整版97句

    一、论语全文 1、子夏介绍:卜(bǔ)商(前507年—?):字子夏,尊称“卜子”或“卜子夏”。春秋末年晋国温地(今河南温县)人,一说卫国人,“孔门十哲”之七十二贤之一。 2、孟懿子问…

    2023-10-17
    59
  • 曹刿论战检测题51句精选

    一、曹刿论战练习题 1、(2)(乙)文中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 2、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阅读两个文言选段,完成7-10题。(共13分) 4、(甲)(乙)两文都写了齐…

    2023-10-17
    59
  • 论语十二则52句精选文案

    一、论语十二则 1、《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用“,,”预示季氏之患不在于颛臾,而在于国内。 2、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 3、(译)孔子说:…

    2023-10-17
    5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