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爱莲说优秀说课稿
1、余老师:还有吗,还有爱莲心语吗?
2、下面我将说一下我教学的核心环节,也就是我的教学过程
3、部编初中语文七下《22太空一日》优质课录像+课件+教案.rar
4、余老师:嗯,这位同学,你来
5、菊(之)爱菊之爱,就是爱菊,指爱菊的人
6、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近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学生3:“独”字写出作者不愿同流合污
8、余老师:不会就看书,很好!爱莲是真的爱莲吗?爱莲的本质含义是什么?刚才说文心啊,文心啊!爱莲就是爱……
9、蕃()濯()谓()隐逸()噫()鲜()宜乎()
10、景:(清幽、雅致、幽静)环境之雅陋高雅情操
11、余老师:还有一个字也是将动词的对象提前——是,比如:唯利是图、唯才是举,这个“是”以后大家还会学到,这里就不细讲了。下面我们把全文串一下,各自读起来。
12、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13、基于研读课文的需要,我会让学生结合书下注释进行翻译,并对翻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难点进行讲解,如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进而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从标题入手,从而导入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重点,说这种文体,即古代用记叙、议论、说明等方式阐述事理的文体,我这样做不仅是让学生了解说这个文体,更是为未来学生学习捕蛇者说、马说、师说,做了铺设。
14、本文作者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15、部编初中语文七下《15*最苦与最乐》优质课录像+课件+教案.rar
16、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17、(“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中的“之”,都是将动词的对象提前,以示强调,突出爱的内容。……孔子曰:何陋之有?就是这种用法。)
18、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其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同时,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在文中几次以菊、牡丹衬托莲之美;还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之一主题得以加深,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手法可谓高明之极。而且,文章以一个“爱”字贯通全文,使得文章结构严谨。
19、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高雅志趣和远大抱负。
20、《回延安》就精品课件+教案
二、《爱莲说》说课
1、作者明明要赞美莲花,却为何要写菊花和牡丹?
2、a、文中有一个叹词“噫”,朗读时声音应该延长
3、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浅老师制作的原创作品《爱莲说》。
4、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余老师点评:你们看,语速均匀了,就好听了。不过朗读更重要的是语气和语调。句式不同、类型不同,语气也不同。
6、隐逸()鲜()有闻新鲜()
7、根据课下注释,翻译课文
8、部编初中语文七下《游山西村》优质课录像+课件+教案.rar
9、纵观古今之像莲之君子,又有几人呢?和珅为钱财由才子变为史上第一贪官,成克杰由于思想蜕变而一步步滑向罪恶的深渊,上海清官陈良宇又因一念只差变为贪官而被世人唾骂„„他们曾是国家的高级官员,我们不可否认他们为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但是,当他们“近墨者”的时候,却未曾想过要像莲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所以最后他们堕落了。再看看给人以“铁面无私”印象的朱镕基总理,他一生清正廉洁,一生抓了无数的贪官,不为威逼所吓倒,不被利诱所迷惑,一心为人民群众着想,为国家服务,最后成为了大家公认的“好官”。学习莲的高洁品质,确实能给我们人生带来一笔宝贵的财富。
10、部编初中语文七下《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优质课录像+课件+教案.rar
11、论坛|BBC纪录片没敢讲的故事:欧美看似宽松的教育,在悄悄完成社会分层
12、知识卡片(6)“衬托”的手法,衬托是突出形象的一种表现手法……
13、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将从说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方面加以说明。
14、牡丹花中魁首,隐喻世俗中的富贵人等。菊花,孤芳自赏,隐喻隐士高人。
15、风度: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16、引导幼儿了解声音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东西发出不同的声音。感知声音是由物体相互碰撞震动而产生的,丰富幼儿对声音的感性认识。对生活中各种现象有探索兴趣。为顺利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我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我做了以下准备:各种声音的录音带。(铃鼓的声音、翻书的声音、筷子的声音、小碗的声音等等)提供了多种物品,让幼儿探索。如:打击乐器、书、纸、积木、小鼓、小棍、筷子、碗等。
17、对比映衬。作者在文中着意写莲花,但他不是静止孤立地描写,而是通过对比映衬,烘云托月般展现莲花高洁傲岸的品格。如文章开头,以陶潜爱菊,世人爱牡丹作陪衬,突出“予独爱莲”,表现作者对莲花的倾慕之情
18、自学指导二:阅读第一自然段,圈点批画,完成下面问题。时间2分钟
19、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点不同,文言文要读出韵味来,因此要读得慢些读得舒缓些: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字,既使上下语气贯通,又使全句语气舒缓,富有节奏相同的还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体会一下
20、牡丹,作者把它比作什么?(花之富贵者也)对于世人都贪慕富贵,作者流露出的又是什么情感?(鄙视)
三、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示范视频
1、学会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2、学生2:对比、衬托。牡丹和莲是对比,菊和莲是衬托。
3、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7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总体写出君子的品质(余老师点评:高贵,只可欣赏,不可轻视)
5、“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君子的朴素
6、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君子美德远播
7、部编初中语文七下《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优质课录像+课件+教案.rar
8、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板书课题和作者)
9、就表达方式来说,第一段侧重于记叙、描写,那么第二段呢?议论,文中哪一个字能集中体现出来?“谓”抒情,文中有哪一个字作了提示?“噫”
10、英语演讲|2018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组演讲冠亚季军精选集(视频+演讲稿),值得收藏学习!
11、但是又有句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古今又有多少人能够克制住自己的欲望,不被身边的环境所影响呢?历史上孟子的母亲为了培养孟子良好的品格,曾经从墓地附近搬家到集市旁边,还是觉得“此又非所以处子也”,最后又搬到了学堂附近。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重要的。我们提倡如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但是真正能养成这个优秀的品格的人是少之又少,因此我们需要在生活中不断的自我反省,不断地向有着这种品格的人看齐。
12、余老师:请大家从课文中找一个表达“爱莲心语”的句子。
13、以上便是课件《爱莲说》的全部内容。(往期同课异构见文末)
14、学生2:“之”是助词……(学生根据课文注释回答)
15、优课学习|全国小学数学名师优质课精选(3节),熬夜整理,果断收藏!
16、爱莲说赞美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寄托了作者对美好品格、良好的思想道德、高尚的思想品质的向往和追求,也反映出作者鄙视贪图享乐、追名逐利的世人心态,也有一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志向。
17、至此我们学完了周敦颐的这篇千古传诵之作从内容上或写法上、学法上,大家有哪些收获呢?
18、有人说,语文课堂就像一场奇妙的旅行,因为一篇篇精华的文章认识一个个精彩的人,因为一个个精彩的人了解一个个精妙的世界。语文学习真是有趣至极!
19、《老王》课件+名家教学设计+获奖教学实录
20、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四、爱莲说优秀说课稿一等奖
1、教学难点:写牡丹、菊花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2、文章虽短,但寓意深刻,令人深思。
3、了解本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4、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5、本课件获取方式:请加入初中语文匠资料群获取。
6、微课学习|全国初中道法(思品)名师微课精选(3节),熬夜整理,果断收藏!
7、八下《安塞腰鼓》教学设计+课件